原文: 检经求绿字,凭酒借红颜。
君不见秋山寂历风飙歇,半夜青崖吐明月。
寒光乍出松筱间,万籁萧萧从此发。忽闻歌管吟朔风,
精魂想在幽岩中。(霜夜听小童薛阳陶吹笛)
银花悬院榜,神撼引铃绦。(题学士院)
葳蕤轻风里,若衔若垂何可拟。(以上并《事文类聚》)
自从一梦高唐后,可是无人胜楚王。(《赋巫山神女》,
见《云溪友议》)
牛羊具特俎。(《武昌诗》,见《东观馀论》)
心悟觉身劳,云中弃宝刀。久闲生髀肉,多寿长眉毫。
(《有怀甘露寺自省上人》,《京口志》)
书空跷足睡,路险侧身行。(德裕尝吟此句云是先达诗。
附记见《桂苑丛谈》)
谁家幼女敲箸歌,何处丁妻点灯织。
鱼虾集橘市。(以下并《海录碎事》)
休咎占人甲,挨持见天丁。
洛下推年少,山东许地高。
世上文章士,谁为第一人。老生夸隐拙,时辈毁尖新。
dc濴寒泉深百尺。
奇觚率尔操,讽谏欣然纳。
李德裕简介: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极负盛名的名相。李德裕的出生年份在公元787年左右。 李德裕曾经历过不少的起伏和波折。在唐文宗时期,他因受到牛党权力集团的排挤,被迫从翰林学士的职位出任浙西观察使。直到太和七年,他才再次入相,但是又因遭到奸臣郑注、李训等人的阻挠而被左迁。 然而,随着唐武宗即位,李德裕再度得到重用,并担任内阁大学士的职务。在他的执政期间,成功平定了回鹘的外患、定下昭义之策来维护内部安宁、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等,成绩斐然。 李德裕和武宗之间的君臣相知被誉为晚唐之绝唱。李德裕在会昌四年八月被封为太尉、赵国公,成为当时的权贵。然而,在后唐宣宗即位后,李德裕因为位高权重,五次被贬为崖州司户。 总的来说,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他作为唐代政治家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晚唐时期是非常突出的,他的文学功底也得到了广泛认可。李德裕生于公元787年左右,去世于公元849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