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长公主挽歌》拼音译文赏析

  • gāo
    cháng
    gōng
    zhǔ
    wǎn
  • [
    táng
    ]
    shàng
    guān
  • xiāng
    zhǔ
    tāo
    líng
    é
    tái
    jìng
    ruì
    yīn
    fèng
    zhú
    qīng
    xiāo
    yuǎn
    luán
    suí
    yōu
    jìng
    chén
  • shuāng
    chù
    huá
    luò
    fēng
    qián
    yín
    zhú
    qīn
    píng
    yáng
    zhái
    yuè
    lěng
    dòng
    fáng
    shēn

原文: 湘渚韬灵迹,娥台静瑞音。凤逐清箫远,鸾随幽镜沉。
霜处华芙落,风前银烛侵。寂寞平阳宅,月冷洞房深。



上官仪简介: 上官仪(约608~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生于江都。贞观初年,他考中进士,并受到唐太宗的赏识,被擢升为弘文馆直学士,后来又迁任为秘书郎。唐高宗时期,他供职于门下省,备受高宗和武则天的信任和赏识,龙朔二年(662年),成为宰相。 然而,后来上官仪对武则天的权力越来越不满,在得到唐高宗支持的情况下,他向高宗建议废后,草拟了废后的诏书。武则天得知后十分震怒,请求唐高宗撤销废后的决定,并且对上官仪怀恨在心。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被诛杀,家产和人口被抄没,同样被处决的还有他的儿子上官庭芝。这场政治斗争让上官仪一家遭受到了惨重的灾难。 后来,唐中宗即位,在他的倡议下,上官仪父子得到了一定的平反和追赠。因为上官庭芝的女儿上官婉儿成为了昭容,所以对于上官仪及其儿子的追赠也比较隆重,被追封为楚国公,并在宫廷中设立了追思之处,养成了上官仪在后世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