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田家 / 伤田家》拼音译文赏析

  • yǒng
    tián
    jiā
    /
    shāng
    tián
    jiā
  • [
    táng
    ]
    niè
    zhōng
  • èr
    yuè
    mài
    xīn
    yuè
    tiào
    xīn
    yǎn
    qián
    chuāng
    wān
    què
    xīn
    tóu
    ròu
  • yuàn
    jūn
    wáng
    xīn
    huà
    zuò
    guāng
    míng
    zhú
    zhào
    luó
    yán
    zhī
    zhào
    táo
    wáng

原文: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鉴赏
深刻揭示。诗的后半部分为第二层,通过对比画面的手法,突出了农民与统治者之间的悬殊。高官富贵享用绫罗绸缎、珍馐美味的盛宴,而农民则身处茅屋,衣衫褴褛,四处奔波谋生。诗人强烈呼吁君王关心庶民疾苦,将心比作“一支光明的蜡烛”,引导统治者的目光,关注农民的艰难处境。通过描写农民的生活现实和对比统治者不同生活状态,唤起社会对农民的同情和关爱,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总之,《咏田家》是晚唐时期一个对高利贷和农民苦难的深刻反思,是对广大农民的深厚同情和关心的表达。其艺术手法生动形象,对比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唐代诗歌中的佳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文化素养和心灵情感。 鉴赏详情»


译文
二月里蚕儿刚刚出子,就早早的卖掉了一年的新丝,五月里秧苗还在地里,又早早的卖去了一年的新谷。只顾医治眼下的毒疮,也只有剜去自己心上的肉。我但愿君王的心啊,能够变成一支光明的蜡烛。不要再去照亮那穿着绫罗绸缎的富贵人家的筵席,而只是来照看照看这无衣无食的逃亡庄户的茅屋。 译文详情»


聂夷中简介: 聂夷中,字坦之,生于唐朝,具体出生年份不详。 他是河东人(也有一些资料称其为河南人),于咸通十二年(871年)登第后被任命为华阴尉。据记录,聂夷中在到达官府任职时身上除了琴书以外没有其他财物。 聂夷中以朴实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众多读者,他的许多诗歌都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于民众残酷剥削的揭露,同时也寄予了对广大农户疾苦的同情。他许多著名的作品包括《咏田家》、《田家二首》、《短歌》、《早发邺北经古城》和《杂怨》等。其中,《咏田家》和《田家二首》(其一)最为著名且被广泛传颂。 据资料记录,聂夷中的逝世时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