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雁的注释

注释
这篇文本是对三个词语或者事物的简单解释,以下是对它们的补充注释: 1. 雁:作为一种禽鸟,雁在中国文化和诗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象征意义。它常被视为忠诚、坚定和永恒的象征,在中国诗歌中常常出现。例如,《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的“举头望明月”,就是指寻找远方的家乡,与雁飞南的情景相呼应。 2. 关山:关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山岳关隘,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与历史价值而得名。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险关三迭”——居庸关、娘子关、金山关,这些关隘曾是中国北方和中原地区的防线,也是古代中原文化向北传播的重要通道。许多文人墨客以关山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如《过雁门关》、《过秦楼》等等,这些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3. 矰缴:矰是一种专门用于射击飞鸟的弩箭,它由生丝绳系住箭身前端的小环组成,箭身较长。在古代,矰或矰缴是狩猎或驯鸟等活动中常用的工具。在诗歌中出现“矰缴”的情景,一般表示诗人对于自然风光的深入观察和对世界的深刻洞察。例如李白的《行路难》中有“飞湍瀑流争喧豗,千寻铁锁沉江底。群山四五忽崩崖,倒挂金钩绣翠翘。”,其中“倒挂金钩绣翠翘”就运用了矰缴的意象,描述了悬崖峭壁的景象。


诗文: 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
碧海魂应断,红楼信自稀。不知矰缴外,留得几行归。


相关标签:写鸟咏物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