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首佚名词作以情人别后相思为主题,通过叙述男女欢会的美好情景和回忆时的悲凉,表达出离别的苦涩和思念之情。
在上片的起首两句中,使用了极其工整的六言对句,生动地描述了男女欢会时的浪漫情景。姹紫嫣红、争芳斗艳的小园深径和夜静人寂、凉风习习的幽雅斜廊,都展现了词人丰富而细腻的想象力。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情景突然转为悲凉,从而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以“已”字为开篇,突出了惜别之际稍作延伫,已经若有所失、怅然迷茫的悲哀;在下一句中,再以“不堪”二字相呼应,加倍写出当日回想时的痛心疾首,凄婉欲绝。这两句与李商隐的《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相似,但又各有千秋。
在下片四句中,词人深入具体地描述了往事不堪回首的原因。以“欲”字开篇,表达了作者主观上的愿望。其余三句则通过层层深入的笔法,逐渐揭示出离别的苦衷。慨叹“事与心违”,表明情感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用“忆”字相连,表达了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心中自问相见何时”,则是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读起来情感浓郁,在欢会和分别的情景中切换,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和离别的痛苦。作者凭借细腻的笔法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情感和情境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