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在北宋被金兵灭亡之后,高宗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新政权,在临安(今杭州市)执政。然而,他一心想要偏安江左,畏惧金兵强大,不敢收复中原,这使得有志之士无不为之扼腕。当时,许多爱国诗人、词人都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出对于渡江北伐、恢复中原、驱除金虏、重夺汴京的强烈愿望和爱国热情。
其中,李纲也被当时的时局所感动,写下了七首咏史词。这七首词分别以《水龙吟·光武战昆阳》、《念奴娇·汉武巡朔方》、《喜迁莺·晋师胜淝上》、《雨霖铃·明皇幸西蜀》、《喜迁莺·真宗幸澶渊》、《水龙吟·太宗临渭上》、《念奴娇·宪宗平淮西》为词牌和标题。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是七首咏史词之一,通过对晋军在淝水战胜秦军的描写,表达了对于收复中原、驱逐外敌的强烈愿望。这首词也成为李纲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喜迁莺”和“胜淝上”两个典故,均来自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这些咏史词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子的爱国情怀,也成为后世的文学珍品,传唱至今。
诗文: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庄,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