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张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生活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他的一些诗歌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这既有对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的反映,也有对普遍人性的洞察和体悟。
这首《送番禺酬别驾》,正是源于张谓当任潭州刺史期间,对贪污腐败、权力斗争和马屁拍捧等现象的感悟。当时岭南地区的经济贸易发达,岭南的重镇番禺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外贸中心,并蕴藏着各种珍奇异宝,因而吸引了很多地方官员前来巡视取经,其中不乏抱着非分之想的贪渎者。这些地方官员一边中饱私囊,一边向朝廷献上“贡物”,以求得官位的高升和权力的巩固。这种伪善虚伪的场面,让张谓感到十分愤慨和不满,便借此写下了这首诗,寄托了他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篇幅较长,语言优美,婉转动人。在诗中,张谓通过详细描绘了这种现象所显露出来的丑恶和虚伪,用以表达对这种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以及对于真正的操守和品质的呼吁。通过这首诗,张谓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文化人的独到见解和信仰。
诗文: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