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伯的鉴赏

鉴赏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对造谣者的痛恨和为受害者祈求正义的态度,着重揭示了造谣的危害和谣言的“美丽外衣”。 在第一句中,作者指出了谣言之所以有用的原因。谣言往往会穿上具有吸引力的外衣,这使得人们很容易被迷惑。通过描写谣言是如何披着美丽的外衣来欺骗人的,作者展现了谣言诬陷造成的威胁。 作者引用了英国思想家培根的话,用极具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谣言的图像,进一步强调了其复杂性和巧妙性。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作者解释了“罗织”二字,并将其与“贝锦”相比较。这种花言巧语所编织的谎言,就像一张华丽的贝纹锦缎,容易迷惑那些头脑不长的国君,使人们难以及时发现真相。 随后,作者透过诗中二、三、四章的具体描述,向读者呈现了造谣者的卑鄙行径。作者用“哆兮侈兮”、“缉缉翩翩”和“捷捷幡幡”等形容词,生动地描绘了造谣者的丑陋嘴脸,说明他们是如何上窜下跳,为自己制造舆论。作者对此非常愤慨,反复强调造谣者的恶行已经达到了何种地步。 最后,作者呼吁造谣者要“慎尔言也,谓尔不信!”并警告他们,以免误导他人。同时,他也对那些受到谣言伤害的人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并祈求上天能够为他们伸张正义。通过这种方式,作者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谣言造成的恶劣后果,并呼吁大家共同呵护真相,倡导公正和善良的价值观。


诗文: 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谮人者,谁适与谋。
缉缉翩翩,谋欲谮人。慎尔言也,谓尔不信。
捷捷幡幡,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
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杨园之道,猗于亩丘。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