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的鉴赏

鉴赏
这首《鸡鸣》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珍品之一。虽然它的作者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它所涵盖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情境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毛诗序》的解读,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于齐国贤妃的怀念。故事的背景是齐哀公的荒淫和怠慢,而陈贤妃却表现出了忠诚和坚定的美德。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珍贵,也被人们所赞颂。 然而,不同的学者却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朱熹认为这首诗是直接赞美贤妃,严粲以为是刺荒淫,崔述以为是美勤政,而方玉润则认为是贤妇警夫早朝。这些解释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文化理解和认识水平的不同,但是所有的解释都强调了中国古代对于品德修养和政治道德的高度重视。 全诗以夫妇间对话展开,构思新颖,在《诗经》中是独具特色的。虽然这对夫妇的对话非常质朴和显露,但是有的语句却类似傻话和疯话,令人忍俊不禁,含有“无理见趣”的妙处。据学者姚际恒的观点,“诗经通论”认为:“愚谓此诗妙处须于句外求之。”这也就是说,在全诗的构思和情境中,有一种宛若生活的自然美感,让读者感受到深层次的含义。 最后,这首《鸡鸣》所表现的中国古代文化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强烈的影响力,它使我们不断追求卓越的品德和行为标准,尊重美德,捍卫职责,从而在实践中推动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


诗文: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相关标签:诗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