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王安石的这首《长江》诗,可以说是一首充满秋意、鲜明特色的景情交融之作。全诗通过对江上秋色的描绘,深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更凸显了秋季时令的独特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诗中,王安石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的特有景物,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突出了“秋天”这个特殊的节令特点。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在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这些景象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更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人的思绪。
整首诗的写景手法,也彰显出王安石的高超文学技巧。一、二句两写景,目的并不在于要给读者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借用比兴手法,用景衬情,以猎猎的西风、绵绵的江水、落红无数的景象,为读者揭示季节变换与人生离别的关联,表达出作家思乡之情。尤其是三、四两句,通过“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的描述,更是鲜明地凸显了诗歌的主题,该句中所蕴含的感情,既深刻而又微妙,令读者在阅读时更能感同身受,情景交融,感染人心。
总的来说,王安石的这首《长江》诗,不仅在艺术造诣上表现出色,更在抒情上达到了巅峰。王安石以特有时令的特定景观为材料,将个人的感情和社会的情态,相得益彰地表现出来,传递出了深沉而又理性的诗意,从而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为后世研究和欣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