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辛弃疾一生的经历和态度的。在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担任江西路安抚使。他一直以来都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朝廷却无此意,不加重用,并多次贬斥他,让他的壮志难酬。这种种的打击使他在二十年间产生了退隐的消极思想。同时,他也深刻地察觉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苟安腐败和险恶黑暗,这种现实让他倍感压抑,故而想要退隐。他曾两次担任江西路的官员,对江西的地理山川比较熟悉,于是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建立了新居,取名为“稼轩”,自号为“稼轩居士”,显示自己想要离开官场归于农耕的志向。在他新居建成之年,即淳熙八年,他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通过词人辛弃疾的亲身经历,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政治追求、人生感悟和退隐情怀。
诗文: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