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的赏析四

赏析四
这篇文章介绍了元代文学家元好问的名篇《四时田园杂兴·其四》。该词以富有感染力的笔触,描述了一对大雁殉情的动人故事。通过对雁的情感体验的描写,以及对雁丘凄凉环境的渲染,这首词呈现出了深厚的爱情和至情之美。 在词的上片,元好问以我观物的手法,从宏观的时空尺度出发,展示了大雁长久厮守,同甘共苦、相依为命的深情厚感。后四句则通过模拟死雁的口吻揭示了它们殉情的原因。下片则更加深入地描绘了雁丘的凄凉环境和大雁殉情后的悲怆场景。作者通过“招魂”二句的描写,向读者传递出雁与主人公之间的纠缠和无尽的思念。同时,“天也妒”二句的点睛,更是对情而死的大雁流芳千古的评判,表达了作者对大雁命运的无奈和惋惜。 在技巧上,元好问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打通了人与物之间的界限。他将大雁赋予人性特质,使得歌颂的“至情”扩展到世间万物。通过议论口吻和景因情设的手法,作者将凄伤的爱情悲剧写得跌宕澎湃、慷慨激越,表现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真正的文学才华。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并存的好词,确立了元好问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诗文: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相关标签:咏物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