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二:
《留春山·赏析二》
这首诗是张旭所作,题目为《留春山》。整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诗人用一个“弄”字,巧妙地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浓,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留”得时间过长而担心耽误了自己的行程,诗人则将客人的疑虑置于最后,将自然景观放在了首位,从而突出了春山的美好和诗人的劝留之情。
整首诗情感细腻,感性而不失理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交织或疏离,或强调或含蓄,构成了意境清幽的山水画。通过这首诗,我们别有一番情感的体验,对于大自然的美好也有了更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