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留客》拼音译文赏析

  • shān
    zhōng
    liú
  • [
    táng
    ]
    zhāng
  • shān
    guāng
    tài
    nòng
    chūn
    huī
    weí
    qīng
    yīn
    biàn
    便
    guī
  • zòng
    shǐ
    使
    qíng
    míng
    yún
    shēn
    chù
    zhān

原文: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相关标签:写景

译文及注释
山峰的光芒和景象在春光中变幻,不要因为轻微的阴影就轻易地打算离去。即使没有雨水,也会在深入云层的地方沾湿衣裳。
注释:
山光:山的光芒。

物态:物体的形态。

弄春晖:春天的阳光。

莫为:不要。

轻阴:轻微的阴影。

便拟归:就想着回去。

纵使:即使。

晴明:晴朗明亮。

无雨色:没有雨水的颜色。

入云深处:进入云层深处。

亦沾衣:也会沾湿衣服。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二
《留春山·赏析二》 这首诗是张旭所作,题目为《留春山》。整首诗紧扣诗题中的“留”字,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画。 首句“山光物态弄春辉”,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诗人用一个“弄”字,巧妙地给山中景物赋予了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全诗正面描写山景只有这一句诗。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因为只有把这一句写得浓,先声夺人,形成一种压倒的优势,“留”才有意义,客人所担心的问题才显得无足轻重。 次句“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这是令客人游兴顿减的惟一客观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观上并非不恋山景的心灵信息。次句与首句紧密相关,由于第一句蕴含丰富,很有分量,第二句虽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却显得顺流而下,毫不费力。 最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留”得时间过长而担心耽误了自己的行程,诗人则将客人的疑虑置于最后,将自然景观放在了首位,从而突出了春山的美好和诗人的劝留之情。 整首诗情感细腻,感性而不失理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交织或疏离,或强调或含蓄,构成了意境清幽的山水画。通过这首诗,我们别有一番情感的体验,对于大自然的美好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赏析二详情»


赏析
张旭的《山中留客》一首诗,是一首以“留客”为主题,以春山景色为背景的诗篇。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通过精心的安排和妙语连珠的笔墨,成功地展现了春山的美景,并透过山中留客的视角,表现出大自然万物更新、生机勃勃的状态。 在诗中,诗人着力于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而不是细节,从而使读者能够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感受到充满观赏意境的美景。在描写山光物态时,诗人只用了一句“山光物态弄春晖”,诗意简洁,形象鲜明。这一句诗虽然概括了整个春山的美景,但并不抽象,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想象到如新枝绿叶青翠欲滴,如山花迎风招展,如百鸟欢唱,如淙淙溪水奔流不息等美景。这种广泛的想象空间,增强了读者的观赏情趣,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 此外,诗人把“山光物态弄春晖”一句放在了诗的开头,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形成了一种压倒性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使得诗中“留客”的主题显得更为重要,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促使读者深入阅读下去。 综上所述,张旭的《山中留客》一首诗,通过对春山美景的精心描绘,以及对“留客”主题的完美体现,使整篇诗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诗中的语言简洁生动、表现手法巧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春光幻照、山景气象、初见阴云、匆匆回家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译文及注释详情»


张旭简介: 张旭(公元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他是唐朝汉族人,出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 张旭曾先后担任过常熟县尉和金吾长史等官职。他善于草书,与李白诗歌和裴旻剑舞并称为唐代“三绝”。张旭的草书行笔奔放、意境深远,被誉为草书巨匠,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此外,张旭还擅长七绝诗歌创作,诗风别具一格。 张旭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备受赞誉。唐文宗曾下诏将张旭的草书、李白的诗歌和裴旻的剑舞三者誉为“三绝”。张旭的诗歌创作也很出色,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一起被誉为“吴中四士”。张旭的草书和其他书法作品传世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至于他的逝世时间和具体经历等信息,由于资料不够明确,无法确定具体的时间和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