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的赏析

赏析
这首杜牧的《赋得鹭鸶》以写鹭鸶为主旨,通过个体、群体、近景、远景等不同的角度来描绘鹭鸶形象的优美姿态。整首诗笔调清新自然,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将鹭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先,诗中通过个体刻画鹭鸶的形象,描述了它翩翩起舞的优美姿态:“饮泉独立莫相近,高挂群峰雪后晴。似雪争光初散漫,如霜又练长条更。”诗人用“高挂群峰雪后晴”的形容,让我们感受到鹭鸶在天空中飞行的矫健和自由。同时,通过“似雪争光初散漫”、“如霜又练长条更”等词语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鹭鸶洁白而宜人的身姿。 其次,诗中通过群体描写,进一步展示了鹭鸶的生动形象:“白羽嫩嫩小于雁,一行行来向水边。散时胡雁叫何处,长飞万里不知还。”这些描写让我们感到鹭鸶在群体中的从容和自信,也展示了它们与其他鸟类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此外,诗人在笔墨上也呈现了鹭鸶的近景形态:“玉脖纤细头如针,尾长羽短飞难近。莲丝微动风不定,荷芰香闲水生春。”这些形象化的描写,让我们看到鹭鸶身体的玲珑剔透和身姿的轻盈优美,以及与湖泊荷花等自然景观的和谐生长。 最后,诗人在借远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他的诗意之美:“碧山遥隔几重河,桃花流水鳜鱼多。惆怅此身漂泊久,江湖相见应潸然。”通过这些描写,不仅让鹭鸶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更是表露出诗人对游荡江湖、身处思乡之情的愁苦之心。 总的来说,杜牧的《赋得鹭鸶》通过个体、群体、近景、远景等多角度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副自然优美,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开家乡流浪他乡时所写,很好地表现了他对故土的怀念思念之情。


诗文: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