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燕歌行》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代表作之一,由高适所作。诗歌展现了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带来的战争失败和士兵们所承受的苦痛及牺牲的悲惨,反映出士兵与将领之间生活的差异之处。而诗歌的主题依然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整首诗采用浓缩的笔墨描写了一场战役的全过程。首段写出了出征的场景,第二段叙述了战败的情况,第三段则描述了被围的形势,最后一段则描述了士兵们的死斗结局,各段之间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诗的开篇两句“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虽然看起来是在赞美汉将的威武荣耀,但实则已隐含讥讽,并预示着将领恃勇轻敌的下场。接着的行军过程中,“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表现了将军在战前嚣张跋扈的态度,为下文的对比打下铺垫。
整首诗中,虽然描述了战争的苦难和悲惨,但主要是针对将领的讽刺和斥责,并写出了士兵们为了国家而不断努力奋斗的辛劳。尽管描写的是边战,但主题依然是英勇慷慨、豪迈激昂的。
总体来说,《燕歌行》通过生动描绘战争的全过程,反映了当时将领荒淫失职,导致士兵们的惨痛遭遇,并将士兵奋斗的辛苦与将领的骄傲轻敌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使这首诗成为了唐代边塞诗的杰作之一。
诗文: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