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人传的鉴赏

鉴赏
《梓人传》是一篇以木工梓人为主角的故事,通过讲述梓人租屋的经历和他对工程管理的精益求精,揭示了一个优秀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展现出作者对于管理者的理解和思考。 故事中的梓人是一个善于度材用工的工匠,他不仅会选择优质的木材,还会针对每个木材的特性判断它的适用范围。此外,他还能够巧妙地分配工作,并监管每个人的工作进程,确保整个工程的高效完成。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木工们的效率,也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专业特长,达到了“各尽其职”的效果。 作者还通过引用孟子的名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表达出对于不同职业分工的认可。有些人擅长头脑工作,适合在领导岗位上发挥才华,有些人则更适合从事实际操作,为领导提供支持。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专业特长,才能形成高效的团队,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同时,作者也对于一些管理者的错误做法提出了批评。那些自大且不谨慎的管理者,总是喜欢插手下属的工作,热衷于小事琐碎,却忽略了整个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大局观。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会阻碍下属的发展,还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讲述梓人的故事和对于不同管理方式的评价,呈现出一幅优秀管理者的形象。他们应该拥有深刻的思考力和广阔的视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避免过度干涉下属的工作,并在整个工程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也能促进团队成员的共同成长。


诗文: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勤劳,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公,以簿书为尊,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欤!
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
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桡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