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唐寅所作,其主题是园林景致中的菊花,通过描绘菊花的形态、开放的时间和场景,以及自我托物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身高洁品格的渴望,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首联写菊花“淡然幽然”,不像牡丹那样张扬夺目,而是显得更加清新淡雅。开放的时间也不同,菊花“突然”开放,这种突发的美感让人倍感惊喜。颔联将菊花与霜降相比,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菊花高傲的品质,不张扬但内涵丰沛,正是表现隐士高洁之道的最好手法之一。
颈联描绘了许多在天涯海角漂泊的文人骚客,这些人都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但是现在却沦落哀怨。尾联则写到诗人借篱落观赏秋风,并从中看到了秋菊的凋零。篱落本来是用来界定私人空间和保护隐私的,但是在这里,篱笆却成了诗人和骚客们的避风港。菊花的凋零也是广义的生命凋零,在此情境下,篱笆成为“岛”的象征,代表良心和高尚品格。
此处最重要的是诗人的自我托物,他将自己与菊花相比较,表达出自己希望像菊花一样的高洁品格。自古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通过吟咏菊花来表现自己的高洁情操,这种意象已经成为唐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总之,唐寅的这首诗用简单清新的笔触和深刻的内涵,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和“高洁”的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