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的赏析

赏析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对一首古诗进行的赏析,这首古诗名为《田家》。作者的名字并未提及,但可以看出这首诗可能是产生于中晚唐时期的悯农诗之一,与李绅的《悯农二首》齐名。 文章指出,虽然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语言简单明了,但却能以最少的文字达到很大的效果,体现出作者的功力。这首诗讲述了农民在农忙时节的勤劳耕作,而官家则等待着收取地租的情景。文中指出,封建时代农民遭受剥削主要形式便是地租,而当时封建国家资用缺乏,开支巨大,会加重对农民的榨取。因此,这首诗的写作目的在于揭露黑暗现实,借此描写农民的命运。 文章还分析了这首诗的写作特点,并指出作者省却了许多笔墨,但却能“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文章称,这首诗在概括抽象方面具有妙处,正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诗句一样,通过概括性的描写,表达了一般丰年的情景。文章认为,这首诗在前两句“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中也体现了概括性的特点,不仅仅描述了一家父子的农务事件,更承载着千千万万个农民家庭的生产生活。 总之,这篇文章从诗歌的意义、结构和语言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这首古诗,使读者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诗文: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苍。


相关标签:忧国忧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