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秋收起义的注释

注释
1、西江月是一种词牌名,来源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苏台怀古诗》中“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其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音乐等领域,具有浪漫主义情调和文化韵味。

2、军叫工农革命是指在中国革命时期,国民党的军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而共产党领导的起义队伍则被称为“工农革命军”。1928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军事工作大纲》,正式规定将起义队伍的命名改为“红军”,取消“工农革命(军)”的名义。

3、旗号镰刀斧头是指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使用的旗帜,旗帜上印有象征劳动人民的农具镰刀和斧头图案。1933年,旗帜上的图案变成了镰刀和锤子,随后演变为现在的八一军旗。

4、匡庐原名修铜,位于江西省境内,是江西的一个县名。匡庐在历史上曾是革命斗争的重要场所。

5、潇湘原名平浏,位于湖南省境内,是湖南的一个县名。潇湘在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在唐诗宋词中也多有出现。

6、暮云愁是一种象征性的比喻,用来形容反动势力压制百姓生活的窘迫和困苦。它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使用,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社会意义。


诗文: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