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登高》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诗歌,描写了他率领工农红军登上六盘山主峰,面对西部的秋景所作的感想和豪言壮语。
诗的上半阕开篇以眺望远景为起点,诗人笔下的西部秋景开阔、长空高朗、北雁南飞,景物的明亮、宽广和自由感在不经意间透露出来。接着便跳入第二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句话表达了毛泽东对继续革命斗争的信念和决心,他并不满足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要继续前行,去征服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此句话也成为后来长征精神的代表,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下半阕,诗人将目光转向近处,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这个场景仿佛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画卷,让人感到英勇和激情。最后两句“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苍龙何时息?”表达了毛泽东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决心。虽然所用设问句,但其起到的作用都是陈述式的肯定句。
整首诗写景、抒情、言志工整分明,流转自然,情景交织、浑然一体。诗中所表达出的豪迈气概,鼓舞了革命者的斗志,成为了中国革命文学的经典之作。
诗文: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