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欧阳晔在治理鄂州时,有民众因争夺船只而发生激烈冲突,甚至有人死亡,但案件长时间未能得到解决。晔亲自前往审理此案,坐在庭院中与囚犯一同进食,待吃完后,便将囚犯送回监狱。只留下一人在庭院中,这人面色变化,显得惶恐不安。晔说:“杀人的就是你!”囚犯假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晔说:“我看到大家都用右手拿筷子吃饭,而你却是左手。而死者的伤口在右侧肋骨,难道不是你吗?”囚犯无言以对。
注释:
欧阳晔:唐代文学家、官员,曾任鄂州刺史。
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地区。
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指民间因为争夺船只而发生的激烈冲突,导致有人死亡。
狱久不决:指案件审理时间长,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坐囚于庭中:指欧阳晔自己坐在犯人的位置上,接受审判。
桎梏:指手铐和脚镣。
悉劳而还之狱:指欧阳晔在狱中劳作,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后离开了狱所。
留者色变而惶顾:指被留下的犯人因为欧阳晔的话感到害怕和不安。
杀人者汝也:指欧阳晔认为被留下的犯人是杀害死者的凶手。
佯为不知所以:指犯人故意装作不知道自己被指控杀人的原因。
右手持箸:指用右手拿着筷子吃饭。
右肋:指死者身体右侧的肋骨。
囚无以对:指犯人无法反驳欧阳晔的指控,因为他确实是凶手。
诗文: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无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