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材望伪态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蹇材望,蜀人,担任湖州倅。当北方兵马将要进攻时,蹇材望毅然自誓必死,于是制作了一块大锡牌,上面刻着“大宋忠臣蹇材望”的字样。他还用银制成两个笏板,凿了窍,上面写着:“如果有人找到我的尸体,请为我安葬,并且祭奠我,题字为‘大宋忠臣蹇材望’。这些银子可以用来为我安葬。”他将这块牌和银子系在腰间,等待北军来临,然后跳入水中,遍祝乡人和常来往的人。人们都很同情他。

丙子正月初一,北军攻入城池,蹇材望已经不知所踪,人们都认为他已经溺死了。后来北方装束的骑兵回来,才知道他在一天前就已经出城迎接他们了,于是他被任命为本州同知。乡里的人们都能够讲述他的事迹。
注释:
蹇材望:古代忠臣,名字为蹇材望。

蜀人:指来自蜀地(今四川)的人。

湖州倅:指担任湖州县令的官员。

北兵:指入侵南方的北方军队。

毅然自誓:决然下定决心。

大锡牌:一种写有誓言或宣言的牌子。

镌:刻。

银二笏:指两个银制的笏板,是古代官员的标志。

凿窍:在笏板上凿出一个小孔。

有人获吾尸者:如果有人找到了他的尸体。

埋瘗:埋葬。

乡人:指蹇材望的家乡人。

常所往来者:指常来往于蹇材望家乡的人。

伺:等待。

投水中:跳入水中自杀。

丙子正月旦日:指公历1906年2月8日。

同知: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副县级官员。




诗文: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日系牌与银于腰间,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遍祝乡人及常所往来者。人皆怜之。
丙子正月旦日,北军入城,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谓之溺死。既而北装乘骑而归,则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遂得本州同知。乡曲人皆能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