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范宣子担任政治官员,各国向他贡献的财物很重,但郑国人对此感到不满。二月,郑伯前往晋国,子产在给宣子的信中写道:“你是晋国的官员,四周的诸侯都听说你重视财物而不注重德行。我很困惑。我听说君子治理国家,不是没有受贿的危险,而是没有建立令名的难度。如果诸侯的贿赂都聚集在公共机构,那么诸侯就会背叛;如果你依赖这些贿赂,那么晋国就会背叛。如果诸侯背叛,晋国就会崩溃;如果晋国崩溃,你的家族也会崩溃。你还要贪污吗?令名是德行的载体,德行是国家的基础。有了基础就不会崩溃,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吗?有了德行就会快乐,快乐就能长久。诗中说:‘快乐只有君子,是邦家的基础。’有了令名和德行,上帝就会保佑你不会背叛。如果你注重德行,令名就会传扬开来,远近都会安定。难道不应该让人们说:‘他生我养我,他以德行治理我’吗?就像大象有牙齿却会自焚一样,贪污也会毁灭自己。”范宣子听了之后,就开始轻视财物了。
注释: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范宣子担任政治职务时,各个诸侯国向晋国进贡的贡品很重要,但是郑国人对此表示不满。
二月,郑伯如晋。——在二月份,郑国的国君前往晋国。
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子产给子西写信,告诉范宣子说:“你是晋国的官员,周围的诸侯国家都向晋国进贡,但是他们并没有听说你有什么令德,只知道你很看重贡品。我很担心这会让你迷失方向。我听说君子治理国家,不是没有受贿的危险,而是没有做到令名难以维护。如果诸侯的贿赂都聚集在公共财库里,那么诸侯就会背叛晋国;如果你依赖这些贿赂,那么晋国就会崩溃;如果诸侯背叛晋国,那么晋国就会灭亡,你的家族也会受到影响。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难道不应该注重令名吗?令名是德行的载体,德行是国家的基础。有了基础就不会崩溃,这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吗?如果有了德行,就会有快乐,有了快乐,就能长久。《诗经》中说:‘快乐的只有君子,是邦家的基础。’有了令名,就像上帝看着你,你的心就不会背叛。如果你注重令德,那么令名就会传扬开来,远近都会安定。难道不应该让人们说:‘范宣子不仅生了我们,而且还培养了我们’吗?就像大象有牙齿,但是它不会用来自焚一样,贿赂也是一样。”
宣子说,乃轻币。——范宣子听了子产的话,于是开始不再那么看重贡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