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尽心尽力了。如果河内发生灾害,我就把人民迁移到河东,把粮食运到河内。河东也是如此。观察邻国的治理,没有人像我这样用心。邻国的人口不断增加,而我的人口不增不减,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王喜欢战争,请以战争为喻。当你鼓起战争的气势,兵器接触后,有些人会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人只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来。如果你以五十步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人,那会怎样?”
梁惠王说:“不行。即使只跑了一百步,也算是逃跑了。”
孟子说:“如果王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指望自己的人口多于邻国了。不违背农时,粮食就会丰收。不过度捕捞,鱼虾就会丰富。按时砍伐山林,木材就会充足。粮食和鱼虾丰富,木材充足,这样人民就能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这是王道的开始。种五亩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衣服了。养鸡养猪养狗养猎物,按时饲养,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了。种百亩田,不要错过时机,几口之家就可以不挨饿了。严格教育,传承孝悌之道,百姓不会辜负王的恩德。七十岁的人穿衣吃肉,百姓不挨饿不受寒,这样的国王还没有出现过。狗和猪吃人的食物,却不知检点,涂上饥饿的粪便也不知道发愁。人死了,就说是‘年份不好’,这和杀人没有区别,说是‘战争的错’。王没有犯罪,这样天下的人民就会来到你这里。”
注释:
注释:
1. 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君主。
2. 河内、河东:指魏国的两个地区。
3. 邻国:指周边的其他国家。
4. 粟:古代的一种谷物,即小麦。
5. 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6. 喻:比喻。
7. 兵刃:指刀枪剑戟等武器。
8. 弃甲曳兵而走:指战败后丢弃武器,逃跑。
9. 百步、五十步:指逃跑的距离。
10. 不违农时:指按照季节进行农业生产。
11. 谷:指粮食。
12. 罟:一种捕鱼的工具。
13. 洿池:指淤积的池塘。
14. 鱼鳖:指鱼和龟、鳖等水生动物。
15. 斧斤:指砍伐树木的工具。
16. 材木:指木材。
17. 丧死无憾:指生活安定,没有饥饿和疾病等问题。
18. 王道:指君主的治国之道。
19. 五亩之宅:指五亩的土地。
20. 树之以桑:指种植桑树,用来养蚕。
21. 鸡豚狗彘:指家禽家畜。
22. 勿夺其时:指按照季节进行农业生产。
23. 数口之家:指家庭人口较少的家庭。
24. 谨庠序之教:指重视教育,注重学校教育。
25. 孝悌之义:指尊敬父母和兄长的道德规范。
26. 颁白者:指学校的教师。
27. 不负戴于道路:指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赞扬。
28. 黎民:指普通百姓。
29. 不王者:指不能成为一国之君的人。
30. 涂:指猪圈。
31. 饿莩:指猪的粪便。
32. 王无罪岁:指君主不会因为自然灾害而被指责。
诗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