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厉王残忍暴虐,国中人都谴责他。召公发表言论说:“百姓已经无法忍受了!”王非常生气,找来卫巫,让他监视谴责王的人。一旦有人告发,就会被杀害。国中的人都不敢说话,只能用眼神表达。王很高兴,告诉召公:“我已经制止了谴责我的声音,现在没有人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错误的做法。防止人民的言论,就像防止河流一样危险;如果河流被堵塞,就会泛滥,伤害的人会很多。人民也是如此。因此,天子听政,让公卿和普通百姓献诗、曲、书、箴言、赋文、诵读、谏言,近臣提出规划,亲戚进行监察,瞽和史进行教育,老年人进行修养,然后王才会斟酌。这样,事情就会顺利进行,不会出现偏差。人民的言论就像土地上的山川一样重要,财富和食物都是由此而来。言论的传播,可以让善良的事情得到推广。做好事并准备失败,这是积累财富和食物的方法。人民的思想在心中,通过口传播,实现行动,怎么能够堵塞呢?如果堵塞了他们的口,他们还能做什么呢?”王没有听从,于是国中的人都不敢说话。三年后,王被流放到彘地。
注释:
厉王虐:指商朝的一位暴虐的君王,名叫厉王。

国人谤王:指厉王的统治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和谴责。

召公:指周朝的一位贤臣,名叫姬奭,字子车,曾辅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朝。

民不堪命矣:指人民已经无法忍受厉王的暴政。

卫巫:指卫国的巫师,古代巫师有预测未来、祈求神灵保佑等功能。

监谤者:指监视并举报谴责厉王的人。

鄣:指一种用来防止水流侵蚀的工程,比喻防止人民言论的措施。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比喻防止人民言论的重要性不亚于防止水流侵蚀。

川雍而溃:比喻水流受到阻碍会导致水势汹涌,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瞽献曲:指盲人演奏音乐。

师箴:指老师的教诲和规劝。

瞍赋:指盲人创作的诗歌。

朦诵:指口头传授的文学作品。

庶人传语:指普通百姓之间的口头传递信息。

近臣尽规:指身边的亲信和官员尽职尽责地规劝和建议君王。

耆艾修之:指老年人和有经验的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建议。

斟酌:指审慎地考虑和决策。

彘:指一种动物,古代常用来作为流放罪犯的处罚方式。




诗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