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十年的春天,齐国派兵来攻打我们。国君要出战,曹刿请求见国君。当地人说:“吃肉的人不会远见,还见什么面?”曹刿回答:“只有吃肉的人才会这么说,他们没有远见。”于是曹刿进去见国君。国君问:“怎么打仗?”曹刿回答:“人民的生计还没有得到保障,他们不会支持我们。”国君说:“不能用牺牲玉帛来收买人心,必须用信任。”曹刿回答:“人民还没有完全相信我们,神明也不会保佑我们。”国君说:“对于大小的争端,虽然不能完全了解,但必须用情感来解决。”曹刿回答:“这是忠诚的表现,我们可以出战。如果要打仗,我请跟随。”国君就和曹刿一起出战。他们在长勺打了一场仗。国君要鼓起战鼓,曹刿说:“还不可以。”齐国打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了。”齐国军队被打败了。国君要追击,曹刿说:“还不可以。”他下车看了看地上的车辙,登上车顶向前看,说:“可以了。”于是他们追击齐国军队,最终获胜。国君问曹刿为什么能够获胜。曹刿回答:“打仗需要勇气,一开始鼓起战鼓,士气高昂,第二次鼓起战鼓,士气开始下降,第三次鼓起战鼓,士气已经耗尽。我们趁他们士气耗尽的时候,反而士气高昂,所以我们获胜了。大国的实力难以预测,我们必须警惕他们的隐藏实力。我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旗帜松散,所以我们才能追击他们。”
注释:
注释:
- 十年春:指公元前685年,春季。
- 齐师:指齐国的军队。
- 曹刿:战国时期魏国的名臣,以谋略著称。
- 肉食者谋之:指那些只知道吃肉的人,他们的谋略只能局限于眼前的利益。
- 小惠未徧:指政策措施还没有普及到全民,因此民众不会支持。
- 牺牲玉帛:指祭祀时所用的牲畜和贵重的礼品,表示对神灵的尊敬。
- 小信未孚:指政府的信用还没有得到民众的信任,因此神灵也不会保佑。
- 小大之狱:指大小不同的案件,即使不能完全了解案情,也要根据情理来判断。
- 忠之属也:指忠诚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品质。
- 长勺:战场的地名。
- 三鼓:指战鼓敲响三次,表示开始进攻。
- 下视其辙:指刿下车查看敌军的车辙,以判断敌军的行军方向和兵力情况。
- 登轼而望之:指刿登上高处观察敌军的旗帜和军容,以判断敌军的状态。
- 逐之:指追击敌军,直至击败。




诗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徧同: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相关标签: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