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汉家未能占领燕支山,征战岁月在沙漠和边疆中度过。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在边塞上,长途跋涉的马匹汗流浃背,玉门关常年紧闭。

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阴山和瀚海相隔千万里,今日桑河的水也被冻结。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在稽洛川边,胡骑来袭,渔阳戍里的烽烟升起。

长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剑思北方。——长途传递的文书有何消息,天子手握剑思念北方。

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羽林卫士擦拭金甲,将军率领士兵从玉堂出发。

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幽陵异域的风景已经改变,但历史上的亭障依然存在。

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夜晚听到鸿雁南飞过河,早晨看到旌旗北临海。

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沙漠中沙子飞扬,远方的边疆相连。

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在玄武湖平原上,军队初次列阵,西山月亮升起,听到箭矢的声音。

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城南经历了无数次战争,路边躺着死去的黄沙人。

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骖单长被铁。——战士们不脱下戎装,随着霜雪行军,汗马疲惫,骖马单薄,长袍上沾满了铁锈。

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杨叶楼中没有寄出书信,莲花剑上空气中流淌着鲜血。

匈奴未灭不言家,驱逐行行边徼赊。——匈奴未被消灭,边境上的人们不得安宁。

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心中想着远方的明月,思念着天边的落花。

天边回望何悠悠,芳树无人渡陇头。——回望天边,心情悠悠,芳树下无人渡过陇山。

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春天的云彩不变,阳关的雪依旧,桑叶预示着胡地的秋天。

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田地不卖,卢龙策略无法实施,窦宪思考着如何攻克燕然石。

麾兵静北垂,此日交河湄。——军队静静地待在北垂,今天要渡过交河。

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希望边塞上没有敌人,等待单于被俘。
注释:
汉家:指汉朝。

燕支山: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

征戍:指边疆的军队。

沙朔:指沙漠和荒原。

塞下:指边疆。

长驱:长途奔驰。

汗血马:指奔跑时流出的汗水和血液。

云中:指天空。

玉门关:位于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

阴山:位于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瀚海:指大漠。

桑河: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

稽洛川: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胡骑:指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

渔阳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

烽烟:指边疆的警戒信号。

羽檄:指传递军令的快马。

天子:指皇帝。

羽林练士:指皇帝的亲卫队。

金甲:指用金属制成的盔甲。

将军校战:指将军带领士兵出征。

玉堂:指皇帝的宫殿。

幽陵:指偏远的山区。

亭障:指亭子和栅栏。

鸿雁:指大雁。

南渡河:指长江。

旌旗:指军队的旗帜。

塞沙:指沙漠中的风沙。

遥裔:指边疆。

连穷碛:指连绵的沙丘。

玄漠:指黑色的沙漠。

云平:指平坦。

初合阵:指刚刚组成阵形。

西山:指西边的山。

闻鸣镝:听到箭矢的声音。

百战:指多次战斗。

黄沙人:指死在黄沙中的人。

戎衣:指战斗时穿的衣服。

随霜雪:指在寒冷的天气中行军。

汗马骖单:指马匹的装备。

杨叶楼:指楼阁。

莲花剑:指一种剑。

匈奴:古代游牧民族。

行行边徼赊:指在边境地区游走。

归心海外:指思念家乡。

明月:指皎洁的月亮。

梦落花:指梦中的景象。

芳树:指芬芳的树木。

阳关雪:指阳关地区的雪。

桑叶:指桑树的叶子。

胡地秋:指北方游牧民族的地区在秋季。

田畴:指农田。

卢龙策:指卢龙郡的官员。

窦宪:指窦宪,东汉末年的名将。

燕然石: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麾兵:指带领士兵的将领。

交河: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和山西省交界处。

欲令塞上无干戚:希望边疆没有战争。

单于:匈奴的首领。




诗文: 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
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
阴山瀚海千万里,此日桑河冻流水。
稽洛川边胡骑来,渔阳戍里烽烟起。
长途羽檄何相望,天子按剑思北方。
羽林练士拭金甲,将军校战出玉堂。
幽陵异域风烟改,亭障连连古今在。
夜闻鸿雁南渡河,晓望旌旗北临海。
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
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
城南百战多苦辛,路傍死卧黄沙人。
戎衣不脱随霜雪,汗马骖单长被铁。
杨叶楼中不寄书,莲花剑上空流血。
匈奴未灭不言家,驱逐行行边徼赊。
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
天边回望何悠悠,芳树无人渡陇头。
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
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
麾兵静北垂,此日交河湄。
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


相关标签:边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