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
创作背景:
潘希白、创作背景、宋亡后文人归隐、词中归隐抒怀
潘希白是南宋末期的文学家,他生于永嘉(今浙江温州),卒年不详。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随着金国入侵和北方政权的灭亡,许多文人都选择归隐山林,从事诗文创作。潘希白就是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
《重阳》是潘希白的一首抒情词。这首词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国势岌岌可危,社会动荡不安,让潘希白不禁心生感慨。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归隐抒怀的意境。
这首词的主题是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爬山、赏菊,祭祖、品尝重阳糕等活动,表达对老人的敬仰和对长寿的向往。而潘希白在这一天时,却感到了孤独和寂寞。
潘希白写下这首词,不仅仅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更是希望借此表达出对于当时政治现状的忧虑和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词作,呼吁更多的文人归隐山林,避免纷争和战乱,从而实现自己内心的安宁与宁静。
总之,潘希白在《重阳》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现实生活的厌倦,反映了南宋文人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和反思。同时,他的词作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为,但却屡遭挫败,流亡在外。这句话借用了他的名字,表达了自己的怀疑和无奈。接下来几句则是回忆过去,描绘心情。忆往昔,游荡南北,此时归来,流落思家,感叹自己已变得老朽和无助,寄语许多同道隐逸人:祝你们早日返乡,归隐山林,避免纷争。这些句子通过借景抒情、写实描绘等手法刻画出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现实生活的厌烦,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思考。
整首词清新脱俗,用典巧妙,上阕以重阳节为主题,以历史典故点明节令,下阕则以回忆过去为主线,以自然景色为依托,借景抒情,表达了归隐抒怀的意境。同时,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如借景、描写、写实等,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烦恼和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南宋文人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和反思。整篇词情感深刻,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一首韵味悠长的归隐抒怀之作。
鉴赏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赏析了一首表达重阳节衰老感伤的词,描绘了作者对于秋天和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词中既有对重阳节特殊意义的描写,也有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解释,以及对南宋时期文人情感矛盾的把握。
词中的上片描写了重九前夕风雨交加,抒发了作者悲秋情怀。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两个与重阳节相关的典故,一是南朝宋武帝北伐的戏马台前的景象,二是陶渊明采菊的场景,以突显自己内心的枨触。下片则描绘了登临的冷落和游子愁怀,更加深刻地表达了离乡别井的苦楚和怀乡思归的情感。
在词中,作者不仅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明确表达了自己所处时代对于振兴国威、重整河山的担忧和期待,还准确捕捉了南宋时期文人的矛盾心态,表现了当时文学氛围的复杂性。
总之,这首词以写实、写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于重阳节和秋天的感慨,同时又将历史典故和时代背景与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了南宋时期文人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古老的戏马台前,在竹篱下采菊酿酒,岁月流逝,我问今天是什么时节,才知又是重九。我正好归来,南山一片苍翠依旧,昨夜在窗下听着风雨交加,都不像登临的时候。我像宋玉一样因悲秋而愁苦,又像卫玠一般为忧时而清瘦。我佩戴了红色的茱萸草,空对着美酒,砧杵惊动微寒,暗暗侵逼衣袖。秋天已没有多少时候,早已是满目的残荷衰柳。我勉强整理一下倾斜的帽檐,向着远方连连搔首。我多少次忆念起故乡的风物。莼菜和鲈鱼的味道最美时,是在霜冻之前,鸿雁归去之后。
【补充汉字译文】:
1. 竹篱:用竹子编成的围栏。
2. 重九: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称为“重阳节”。
3. 砧杵:制作酒时所用的器具,由砧和杵组成。
4. 茱萸草:又称为“女贞子”,是一种植物。重阳节时,人们会佩戴其枝条以避邪祟、驱疫病。
5. 残荷衰柳:荷花和柳树因为秋天的来临,已经凋谢枯萎。
【注释】:
1. 古时有一种戏曲表演形式称为“戏马台”,常常搭在庙会等场合作为娱乐活动。
2. 悲秋:秋天往往寓意着凄凉和离别,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用作写作主题。
3. 卫玠: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有“卫鞅之后,以清贫自守”之誉。他的《忧时》中抒发了个人遭遇困苦时的心情,引发了许多后人的共鸣。
4. 莼菜:一种类似于水草的食材,味道鲜美,富有营养。鲈鱼则是一种淡水或海洋鱼类,肉质细腻鲜美。在中国古代,它们常常作为美食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5. 鸿雁:指雁类大鸟,每年秋天南飞,到了春天北返。其归去的时节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季节更替的典型象征。
译文及注释详情»
潘希白简介: 姓名:潘希白 字号:字怀古,号渔庄 籍贯:永嘉人(今浙江湖州人) 生平:南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中进士,曾任南宋政府参知政事、知制诰等职务。 文学成就:潘希白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以词作为代表作品。 总结:潘希白是一位文学家兼政治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词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