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九日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潘希白、创作背景、宋亡后文人归隐、词中归隐抒怀 潘希白是南宋末期的文学家,他生于永嘉(今浙江温州),卒年不详。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随着金国入侵和北方政权的灭亡,许多文人都选择归隐山林,从事诗文创作。潘希白就是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 《重阳》是潘希白的一首抒情词。这首词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国势岌岌可危,社会动荡不安,让潘希白不禁心生感慨。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归隐抒怀的意境。 这首词的主题是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爬山、赏菊,祭祖、品尝重阳糕等活动,表达对老人的敬仰和对长寿的向往。而潘希白在这一天时,却感到了孤独和寂寞。 潘希白写下这首词,不仅仅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更是希望借此表达出对于当时政治现状的忧虑和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词作,呼吁更多的文人归隐山林,避免纷争和战乱,从而实现自己内心的安宁与宁静。 总之,潘希白在《重阳》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现实生活的厌倦,反映了南宋文人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和反思。同时,他的词作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诗文: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