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毛伯温》拼音译文赏析

  • sòng
    máo
    wēn
  • [
    míng
    ]
    zhū
    hòu
  • jiāng
    nán
    zhēng
    dǎn
    háo
    yāo
    héng
    qiū
    shuǐ
    yàn
    líng
    dāo
  • fēng
    chuī
    tuó
    shān
    dòng
    diàn
    shǎn
    jīng
    yuè
    gāo
  • tiān
    shàng
    lín
    yuán
    yǒu
    zhòng
    xué
    zhōng
    lóu
    néng
    táo
  • tài
    píng
    dài
    zhào
    guī
    lái
    zhèn
    xiān
    shēng
    jiě
    zhàn
    páo

原文: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译文及注释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大将南征,勇气十足,腰间佩带着雁翎刀。风吹鼓声,山河震动,旌旗在电光中闪耀,日月高悬。天上有麒麟的种类,而地下的蝼蚁又怎能逃脱呢?等到太平时期,我将解下战袍,与先生一起回来。
注释:
大将南征:指大将军率领军队南征。

胆气豪:指大将军的勇气和豪迈。

腰横秋水雁翎刀:秋水指长江,雁翎刀是一种古代兵器,形状像雁翅,因此称为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鼍鼓是古代军队用来鼓舞士气的大鼓,此处表示军队威武的气势。

电闪旌旗日月高:形容军队的旌旗在电光闪烁中高高飘扬,气势磅礴。

天上麒麟原有种: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此处表示天上的神兽也有自己的后代。

穴中蝼蚁岂能逃:蝼蚁是指微不足道的小生物,此处表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生物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太平待诏归来日:指大将军在南征归来后,等待皇帝的诏命。

朕与先生解战袍:皇帝与大将军一起脱下战袍,表示战争已经结束,和平已经到来。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这是明朝时期,毛伯温出征安南之际,明世宗朱厚熜为其写的壮行诗。该诗共四联,每一联都表现了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首联描述了毛伯温将领气概和出征时的装束,显示出了豪放不羁的气息。颔联描写出战争的壮阔场面,通过“鼓鸣”、“旗展”等形象的描写凸显出军队的威武气势。前四句则赞扬了毛伯温和他的将士们,称赞他们勇猛无比,能够震撼山河。 颈联描绘了敌我双方的对峙和麒麟兵的勇猛,淡化了叛军的抵抗,用“蝼蚁难逃”比喻叛军的渺小无力。尾联表达了明世宗对毛伯温必胜的信心和对他的鼓励和信任之情。整篇诗歌清晰明了,铿锵有力,充满了振奋人心的精神风貌,反映出明世宗励精图治的决心和豪情万丈的志向。 简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将军你争伐南方,胆气豪迈无比,腰间的钢刀如同一泓秋水般明亮。风吹电闪之中旌旗飘,战鼓擂动,山河震动,日月高标。 将军(jiāng jūn):指率领军队作战的高级军事长官。 争伐(zhēng fá):指征服、攻打敌方,发起战争。 南方(nán fāng):指中国南部地区。 胆气(dǎn qì):指勇气和胆略。 豪迈(háo mài):形容慷慨、豁达,性格积极阳刚。 腰间(yāo jiān):指将军系在腰间的刀。 钢刀(gāng dāo):指刀身采用优质钢材做成的刀。 泓(hóng):清水池或湖泊,此处比喻刀身闪光的程度。 秋水(qiū shuǐ):形容水清澈明亮。 风吹电闪(fēng chuī diàn shǎn):形容战场上天气恶劣,天空中电光闪烁。 旌旗(jīng qí):指在战场上的军旗和军幟。 飘(piāo):指被风吹动。 战鼓(zhàn gǔ):古代用来指挥军队的打击乐器。 擂动(lèi dòng):指战鼓被敲打时发出的声音。 山河(shān hé):指国土、地形、地貌。 震动(zhèn dòng):指由于战争而导致的大地震动。 日月高标(rì yuè gāo biāo):比喻将军威势盖过天空,高不可测。 将军神勇天生,犹如天上麒麟的后代,敌人如同洞里的蝼蚁一般,怎么能逃走呢? 神勇(shén yǒng):指将军勇武非凡,具有非常高的战斗力。 天生(tiān shēng):指将军的优秀品质与天生的本质相关。 麒麟(qí lín):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马,角似鹿,身被鳞甲,四蹄有爪。 后代(hòu dài):指后代子孙,传承自己的优秀品质。 敌人(dí rén):指敌对双方中的对手。 洞里的蝼蚁(dòng lǐ de luó yǐ):比喻小而弱的敌人容易被打败。 逃走(táo zǒu):指敌人逃离战场,避免阵亡。 等到天下太平,将军奉诏,班师回朝的时候,我(指嘉靖自己)亲自为将军解下战袍,为将军接风。 等到(děng dào):表示等待某个时间或条件的达成。 太平(tài píng):指国泰民安、社会安定、国家无战乱的状况。 奉诏(fèng zhào):指受到皇帝的命令。 班师(bān shī):指结束战争、回到本国的意思。 回朝(huí cháo):指回到首都,恢复本职工作。 解下战袍(jiě xià zhàn páo):表示解下战士身着的作战服装,也有向将军表彰的含义。 接风(jiē fēng):指招待宾客、庆祝胜利时为客人敬酒。 译文及注释详情»


朱厚熜简介: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明朝中期重要的皇帝之一。他的父亲是明宪宗朱见深,母亲是董氏。他于1521年5月27日登基即位,年号为“嘉靖”。 明世宗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官场,加强军备,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加强边防防御等。他还实行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的政策,使得百姓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 此外,明世宗还注重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他曾命令修订《大明律》,并且倡导儒学思想,对文学艺术、医学、农学等方面都有所贡献。 明世宗在位期间共计46年,是明朝中期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他去世后,由于其子明神宗朱翊钧年幼,导致朝政不稳定,明朝开始走向衰落。


朱厚熜 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