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杭苇岸才登,行入乱峰层碧。十里平沙浅渚,又渡头人立。笋将摇梦上轻舟,舟尾浪花湿。恰好乌篷小小,载一肩秋色。
译文及注释:
杭苇岸才登,行入乱峰层碧。
杭州的苇岸刚刚登上,走入了层层叠叠的青山之中。
十里平沙浅渚,又渡头人立。
十里平坦的沙滩和浅滩,又到了渡口,有人站在那里。
笋将摇梦上轻舟,舟尾浪花湿。
嫩笋摇曳,像是在梦中,上了轻舟,船尾溅起了浪花。
恰好乌篷小小,载一肩秋色。
正好船上的乌篷很小,只能载得下一肩的秋色。
注释:
杭苇:指杭州的苇草。
岸才登:刚刚登上岸边。
乱峰层碧:形容山峰错落有致,层层叠叠,色彩鲜艳。
十里平沙浅渚:指前方的地形,是一片平坦的沙滩和浅水区,距离大约有十里。
又渡头人立:指有人站在渡口等待渡船。
笋将摇梦上轻舟:指笋竹随着船的摇晃,像是在梦中飘荡。
舟尾浪花湿:指船尾溅起的水花湿了船身。
乌篷小小:指船上的篷布很小,只能遮挡一小部分。
载一肩秋色:指船上只有一人,背着秋色的行囊。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解:
《秋日旅行》一词描写了一个秋日的旅行,作者先是乘舟游览,然后换乘马车,在途中欣赏山水风景的点缀。全文以描写秋景为主线,富有情致和特色。
词句简洁明快,情景交融,例如“恰好乌篷小小,载一肩秋色”生动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让人感受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写作技巧。此外,通过在词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更加增添了诗歌的魅力。
从整体来看,这首词并没有落入俗套之中,反而突出了作者独具特色的笔调。词语间巧妙转换,切合实际,观感极佳。可以说这是一篇非常值得阅读的词作品,带领读者去领略秋日的美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评解详情»
注释:
1. 杭苇是出自《诗经》卫风中的“河广”一篇,“一苇杭之”,意思是只需用一根苇草束绑成船桨即可行船。在广义上,苇草也被引申为小舟的代称,而“杭”通“航”,也指行船。
2. 笋将出自《公羊传》文公十五年,原文中写到:笋将而来也。其中“笋”指竹篾编织而成的小舆车,“将”则表示快速前进的样子。这个词也常被引用为形容人急匆匆赶路的情景。
3. 乌篷是指小船,通常船篷使用竹篾编织,经过漆色处理后呈现出黑色,因此被称为“乌篷”。
注释详情»
周之琦简介: 周之琦(1782年-1862年),字稚圭,河南群符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七年,卒于穆宗同治元年,享年81岁。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历任广西巡抚等职。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后在家中逝世。 周之琦工词,词风浑融深厚,被誉为“旧文学的殿军”。其代表作品有《金梁梦月词》、《怀梦词》、《鸿雪词》、《退庵词》等,总名《心日斋词》,流传至今。其中,《金梁梦月词》被认为是其代表作之一,有写刻本保存至今。周之琦的词格与元代张翥相近。他的日记被称为“清代最好的私人日记”,被编入《周莼客日记》。 谭献称赞周之琦“截断众流,金针度与,虽未及皋文、保绪之陈义甚高,要亦倚声家疏凿手”。朱孝臧题其词云:“舟如叶,着岸是君恩。一梦金梁馀旧月,千年玉笥有归云,片席蜕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