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萱草栏干》拼音译文赏析

  • shā
    xíng
    ·
    xuān
    cǎo
    lán
    gān
  • [
    sòng
    ]
    cháo
    duān
  • xuān
    cǎo
    lán
    gān
    liú
    huā
    tíng
    yuàn
    qiāo
    rén
    chóng
    lián
    juàn
    píng
    shān
    yǎn
    mèng
    duō
    shí
    xié
    fēng
    jiāng
    nán
    àn
  • zhòu
    lòu
    chū
    zhuàn
    lín
    yīng
    bǎi
    zhuàn
    cháng
    àn
    cán
    xiāng
    zhuàn
    dòng
    fáng
    xiāo
    yǒu
    shuí
    zhī
    huí
    wèn
    liáng
    jiān
    yàn

原文: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悄无人语重帘卷。屏山掩梦不多时,斜风雨细江南岸。
昼漏初传,林莺百啭。日长暗记残香篆。洞房消息有谁知,几回欲问梁间燕。


相关标签:婉约写人

译文及注释
萱草盛开在栏杆上,榴花开放在庭院里。静谧无声,帘幕轻卷。屏山掩映,梦境短暂,斜风细雨吹拂江南岸。

日头渐渐西斜,林中百鸟鸣叫。时间悄然流逝,残香依旧留存。洞房喜讯,谁知晓?几度想询问梁间燕。
注释:
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叶子细长,花小而黄色。
栏干:栏杆。
榴花:石榴的花朵,红色。
庭院:院子。
悄无人语:非常安静,没有人说话。
重帘卷:厚重的帘子卷起来。
屏山:屏风的山形图案。
掩梦:遮挡梦境,比喻忘却。
斜风雨细:斜着吹的风,雨细细地下着。
江南岸:江南的岸边。
昼漏:古代计时器,用来测定白天的时间。
林莺:鸟名,常见于林中,鸣声悦耳。
百啭:不停地鸣叫。
日长暗记:时间长了,记忆模糊。
残香篆:残留的香气,篆刻的字体。
洞房消息:新婚夫妇的消息。
梁间燕:指在梁上筑巢的燕子,比喻新婚夫妇。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佚名词作以一位侍女的夏日梦为主题,描述了她梦中的江南游程与醒后的思绪。词人以婉转含蓄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这个内心寂寞无聊的人物,展现了她对美好生活和追求的渴望。 词人通过描写侍女的夏日梦,表现了她对江南水乡的向往和对富贵生活的憧憬。但是,醒来后,侍女发现自己身处于平凡的室内环境,周围缺少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不禁又想在炉中添香,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和失落。 此外,在词中还出现了“主人室内动静”的描述,这暗示了这个侍女可能是为了谋生而服务于他人,而主人的底细和内心感受,也让她颇费猜疑。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用细腻入微的手法,成功地表现出了这个女子内心的寂寞和孤独,以及她对美好生活所抱有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佚名词作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的渴望。作者运用婉约唯美的语言,细致入微地表现出了这个女子内心的惆怅和孤独,使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底。 鉴赏详情»


注释
1. "萱草":指的是黄花菜,是夏秋季节开放的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它有忘忧之功效。 2. "屏山":指的是画有山峦的屏风,是一种传统的室内装饰物。在诗词中,屏山常用来描写室内环境和景物。 3. "香篆":指的是焚香时烟雾缭绕,形如篆字。在古代,人们常把焚香时的烟雾视为神仙留下的篆字,寓意祥瑞吉祥。 4. "洞房消息":指的是新婚夫妇的内室动静。在古代,新婚夫妇通常住在自己的私人房间里,称之为“洞房”,因此“洞房消息”就成了指代新婚夫妇的内部动态的俗语。 注释详情»


晁端礼简介: 晁端礼(1046~1113),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出身于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有说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晁补之称他为十二叔,常与唱和。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任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 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谥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