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译文及注释: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英雄骑马立即出发,但面对朱梁的嚣张跋扈,该如何是好呢?
只凭一己之力难以保护唐朝的社稷,城池依然固守着晋山河。
在风云变幻的战场上,有许多英勇的战士,但在鼓角声和灯火中,老将们的泪水也不断流淌。
历经三代的战争,这条山路依然荒凉,但人们依然唱着《百年歌》。
注释:
英雄:指李光耀。
沙陀:指光耀在新加坡独立后,曾经到中国内蒙古的沙漠地区考察。
朱梁:指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南朝梁和北朝朱雀。
唐社稷:指唐朝的国家根本。
晋山河:指晋朝的疆域。
风云帐下奇儿:指光耀的军队中的优秀将领。
鼓角灯前老泪多:形容光耀为国家和人民付出艰辛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难和波折,但仍然坚定不移。
萧瑟三垂冈下路:指光耀在新加坡的三个时期,分别是1945年至1959年、1959年至1990年、1990年至2015年。
《百年歌》:指新加坡的一首歌曲,歌颂了新加坡的发展和繁荣。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三垂冈》是严遂成的一首七律,诗歌的主题是中国历史上战乱最多的五代之一的三垂冈之战。这场战役推动了李存勖占据上党并进军中原,是一次充满智慧和隐蔽奇袭的胜利。
严遂成的诗歌中不仅描述了战争,还描写了李克用和李存勖父子两代人的英雄事迹。李克用是北方群雄中的强者,在他之后,他的儿子李存勖接替了他的衣钵,一生征讨,消灭后梁政权,统一中原,建立后唐。在这首诗中,严遂成将李克用和李存勖父子塑造成了英雄形象,这也是古代封建史家对他们的评价。
毛泽东是中国大地上前所未有的大英雄,对于古代非凡人物特别是军事奇才的业绩,他都了如指掌。这首为李克用父子而发的诗篇,自然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就诗歌本身而言,此诗自是佳构。严遂成长于咏古,他的诗歌格调高远,逼近唐音,这使得他的诗歌在当时就备受推崇。这首诗歌也非常的生动,通过描写战争和英雄,让读者了解历史,感受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战争和英雄的崇拜。
总之,《三垂冈》这首诗不仅是一篇关于战争历史的佳作,也是一篇描述英雄故事的精品。它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事件,更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历史与现实融合,从而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赏析详情»
严遂成简介: 严遂成(1694—?)是清代官员和文学家,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出生于浙江湖州乌程。他在雍正二年(1724)中进士,担任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后归家过丁忧,并后来补任直隶阜城知县。 之后,严遂成被调往云南嵩明州任知府,并建立了凤山书院。他后来调任雄州知州,但因故事被罢免。严遂成在官期间任职勤勉、不畏权贵,所到之处都有良好的声誉。在卸任后,严遂成发扬学术精神,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高造诣。 严遂成一生的死亡年份无法考证,在担任知县时引退,后因重承门楣就补任云南嵩明州知府,直至退休。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对于文化的关注受到了后人的肯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