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译文及注释: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在旅店里度过残留的春天,雨后晴天,我突然想起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蜜蜂在树上采花,花瓣飘落,池塘里的鱼吹动柳絮游动。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通过禅修,我战胜了内心的魔鬼,回到了清净的境地,喝酒消愁,出奇制胜。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我的两根梁柱不会被尘土污染,我梳理着头上的朝簪,等待着眼睛的清明。
注释:
旅舍:旅馆、客栈。
残春:春天即将结束。
宿雨晴:经过雨后晴朗的天气。
恍然:突然想起。
心地:内心。
咸京:指北京。
树头蜂抱花:蜜蜂在树上采花。
须落:指蜜蜂采完花后,花朵的花瓣会掉落。
池面:池塘的水面。
鱼吹柳絮行:风吹柳树,柳絮随风飘动,像鱼儿在水中游动。
禅伏:指打坐冥想。
诗魔:指写诗的欲望。
净域:指佛教中的净土。
酒冲:指喝酒解愁。
愁阵:指愁绪。
出奇兵:指出奇制胜。
两梁:指头发两侧的鬓发。
免被尘埃污:不被尘土污染。
拂拭:擦拭。
朝簪:指佩戴在头发上的饰品。
待眼明:等待眼力清晰。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所作,题为《闽中忆咸京》。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唐朝的怀念之情以及客居他乡的孤独和悲苦。
诗人通过描绘春残红飞、夜雨刚晴的景象,以及自己身处旅馆之中,勾起了他对长安的回忆。在回忆中,他想起了曾经在皇都长安担任翰林学士的得意情形,但也想到自己因为与朱全忠发生了矛盾而被迫流亡异乡的遭遇。
然而,在诗人笔下,即使是残春摇落的景物也充满了生机和兴趣,因为诗人带着沐浴皇恩的深情在回忆这皇都的风物。这种感觉在诗的后半部分更为明显,当诗人描述馆舍中的寂寞和悲苦时,他仍然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境,试图抒发内心的情感,但最终却因思维僵滞而未能完成诗句。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作者对唐朝昔日兴盛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客居他乡的孤独和沉痛心境。在描绘自己的情感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情色彩。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旅舍中春残夜雨刚刚晴,恍然间心里忆起长安城。
【汉字译文】旅店内,春天已经接近尾声,深夜的雨刚刚停了,我猛然想起了长安城。
【注释】长安是唐朝的都城,也是当时的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作者在旅店中听雨想起长安,暗示自己的壮志未酬,希望能在唐朝复兴后重回长安。
树枝中蜂拥蝶舞花将落,水面上风起柳絮飘飘行。
【汉字译文】树枝上有许多蜜蜂和蝴蝶围绕着花儿舞蹈,花儿渐渐凋谢;水面上风吹起柳絮,漂浮着。
【注释】这句描述春天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表现,抒发出作者的感受,如同他对自己人生的感悟一样深刻而富有启示性。
借写诗杆情因悟禅语止,用酒冲愁阵如同出奇兵。
【汉字译文】我借写诗杆来止住因感悟禅语而产生的情绪波动,喝酒来打败困扰我的忧虑和烦恼,犹如出奇制胜的将军。
【注释】这句话抒发了作者通过诗歌和饮酒来寻找内心平静的方式,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化解烦恼,表现出他的聪明与机智。
保存好官帽不要遭污损,擦拭净朝簪等待唐复兴。
【汉字译文】一定要保护好我的官帽,不要让它被弄脏,好好擦拭清洁我的朝服头饰,期待着唐朝的复兴。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对唐朝的热切期待和关注。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唐朝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译文及注释详情»
韩偓简介: 韩偓,中国唐代著名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生于公元842年,卒于公元923年。他出生于陕西万年县(今湖北樊川),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兴赋诗送给他的姨夫李商隐,李商隐赞赏他的诗比“雏凤清于老凤声”。 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来,他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等职务,成为一位较有影响力的文化官员。但是,由于与时弊不合,他曾多次请辞,最终于光启二年(890年)离职,回到家乡。 在他的文学创作中,韩偓善于以自然景物为主题,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的诗歌作品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也广泛涉猎古文、经史典籍等方面,著有《玉山集》、《虞秋集》等书。 韩偓一生涉猎广泛,才情卓越,影响深远。他的具体逝世时间是公元923年。其作品和思想对于唐代文化和后世文学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