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及注释: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磨针溪:一条小溪,名为“磨针溪”。
眉州:地名,今四川省眉山市。
象耳山:山名,位于眉山市区西北。
世传:传说。
李太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字。
读书山中:在山中读书。
未成:未完成。
弃去:放弃。
过小溪:经过小溪。
逢:遇到。
老媪:老年妇女。
方:正在。
磨:磨制。
铁杵:铁棒。
问之:问她。
曰:“欲作针。”:她说:“想要做针。”
感其意:感受到她的意思。
还:回去。
卒业:完成学业。
自言:自称。
姓武:姓氏叫武。
今:现在。
溪旁:在溪边。
有:有着。
武氏岩:名为“武氏岩”的岩石。
译文及注释详情»
启示: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句话说得好: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能够取得成功。我们可以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来克服难关,向目标前进。
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即使一开始没有取得很好的结果,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因为一个人的成就,并不是取决于他取得了多大的成功,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坚持下去的过程中学会了成长和进步。
要想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我们必须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我们的目标。
如果我们已经有了目标,那就不能中途放弃。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将我们的理想变为现实。
最后,重视生活细节,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只要拥有恒心,就一定能够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
启示详情»
典故:
这则典故讲述了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的成长经历。小时候,李白不喜欢念书,经常逃学到外面闲逛。一天,他走到城外,看到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准备磨成绣花针。李白问她:「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回答说:“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这番话深深地触动了李白,他从老婆婆身上领悟到了一种好学的精神和勤劳的态度。这位年迈的老婆婆用自己的毅力、耐心和恒心,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鼓舞了李白对于学习的信心,并给他一个重要的启示:只要自己有恒心和毅力,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都能够克服。从此之后,李白每天都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一个名垂千古的诗人。这则典故告诉我们,只要下足功夫,愿意付出,无论任何事情都能够成功,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勤劳的力量。
典故详情»
释读:
这段话表达的思想是,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毅力和耐心,就能取得好的结果。对于孩子们来说,如果他们在学业上能够认真、努力、有恒心,那么他们一定会取得好成绩,没有什么问题。此外,这段话也强调了生活中的细节非常重要,因为这些细节会影响你的一生。最后,这段话告诉我们,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关键在于你的态度。如果你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事情,你就有可能成功。这段话给我们传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信念,即只要我们努力及认真对待生活和工作,坚持不懈,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态,我们就有可能在人生道路上获得成功。
释读详情»
译文及注释:
磨针溪(mó zhēn xī):地名,位于四川眉山市。
眉州(méi zhōu):地名,现为四川省眉山市一带的行政区域名。
象耳山(xiàng ěr shān):山名,位于四川眉山市境内,有“川南第一山”之称。
李白(lǐ bái):唐代著名诗人。
传说(chuán shuō):指流传下来的故事或传闻。
读书(dú shū):指学习读书文化知识。
学业(xué yè):指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学位等方面的事业。
离开(lí kāi):指离开当地前往别处。
小溪(xiǎo xī):指较小的河流或水流。
老妇人(lǎo fù rén):年老的女性。
磨铁棒(mó tiě bàng):指用磨刀石磨削铁棒,使其变得更加平直光滑。
精神(jīng shén):指思想、意志方面的表现。
感动(gǎn dòng):指被某种事物所感动而感受到情绪上的激动。
姓武(xìng wǔ):指老妇人自称的姓氏。
武氏岩(wǔ shì yán):地名,在四川眉山市磨针溪畔,据传为老妇人武氏磨铁棒所在之地。
译文及注释详情»
郑之珍简介: - 姓名:郑之珍 - 字号:汝席 - 号:高石 - 生卒年:生卒时间不详 - 籍贯:祁门县渚口乡清溪人 - 经历:明万历补邑庠生;后来在《新编目连戏救母劝善戏文》序中自述:“幼学夫子而志春秋,惜文不趋时,而学不获遂,于是萎念于翰场,而 游心于方外。后经祁门县文化部门,在渚口乡清溪村发现了郑之珍夫妇合葬墓及《清溪郑氏族谱》,确认他为祁门县渚口乡清溪人。 以上是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整理出的郑之珍的基本信息,如有不全之处,还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