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歌》拼音译文赏析

  • gaī
    xià
  • [
    liǎng
    hàn
    ]
    xiàng
  • shān
    gài
    shì
    shí
    zhuī
    shì
  • zhuī
    shì
    nài
    nài
    ruò

原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相关标签:哲理古诗三百首写人

译文及注释
力量能够拔起山峰,气势可覆盖天地。时机不顺利,骏马却无法前行。骏马无法前行,怎么办呢?哀叹啊,哀叹啊,该怎么办呢?
注释:
力拔山:形容人的力量非常强大,可以像拔山一样。

气盖世:形容人的气势非常威猛,可以覆盖整个世界。

时不利:时机不好。

骓:古代一种马匹,形容它不肯前进。

虞:古代一种乐器,形容人的忧虑和苦恼。

奈若何:怎么办呢?无可奈何。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垓下歌》是中国历史上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命词。此词作者佚名,但据传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决战前夕所作。这首歌以短短的四句话表达了丰富而复杂的内容和感情,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和渺小而沉重的叹息。 首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概括了项羽叱吒风云的业绩。作为将门之子,项羽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胸怀大志,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投入起义的大潮,成了诸路起义首领中妁佼佼者。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率领军队进行浴血奋战,奇迹般地灭了秦军主力,被各路诸侯推举为“上将军”。此后,项羽所向披靡,直至进军咸阳,自封为“西楚霸王”。这一句话表现了项羽的英勇和志向。 但从第二句“时不利兮骓不逝”开始,诗歌情感开始转向深沉和忧伤。这一句话表明项羽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不利,并且他深意乌骓马也力竭,象征着自己时代的结束和自己的失败。这启示我们,即使是英雄也无法逆势而为,必须审时度势。 第三句“乘舆中道,谁知其妙?”表达了项羽对人生的迷茫和不解,他曾经高傲自大认为自己可以取代秦始皇统治天下,但最终却在反秦战争结束后不久被汉军所败,身败名裂。这呼应着中国古代许多英雄的悲剧结局,凸显出人的渺小和无常。 最后一句“当此之时,彼何人哉?”唤起了项羽对自己的虞姬的思念,暗示自己将会自刎,表现出这位英雄的悲壮结局。整首诗以其独特的音韵美感和夸张的写法,表现出中国古代英雄主义的精神,留下了永恒的印记。同时,这首诗也呼吁人们要审时度势、珍惜当下,不盲目自大,避免走向失败的结局。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垓下歌》是中国汉代英雄项羽在面临失败和死亡时所创作的一首绝唱。项羽是秦末与叔父项梁一起举兵反秦,由于其辉煌的战功、无双的勇力、杰出的才能,实际上成为反秦群雄的领袖,在推翻暴秦的统治中起了主要的作用。此后,他又在长达五年的时间内与刘邦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战争。 然而,项羽在打败秦朝的过程中耗尽了军队和国力,最终落败。在垓下一役中,项羽被刘邦死死包围,粮草用尽,只得饮酒消愁。正是在这个黑暗的时刻,从四面刘邦的军营中传来一阵阵楚国的歌声,令他大吃一惊,误认为汉军已经把楚国的全占领了。项羽难以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此情境下写下了这首《垓下歌》。 《垓下歌》是一首慷慨悲凉的诗歌,表达了项羽对自己身败名裂的不甘和虚弱不振的绝望。在这首诗中,项羽自怨自艾,因为他坑杀20万秦国降卒、再烧杀抢掠等残忍行为而失去民心,导致自己一败涂地;他感慨苍天无眼,自己曾拔山盖世,但最终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深感人生无常;他特别提到了自己心爱的乌骓马,感慨它已经跑不动了,象征着自己时代的结束和自己的失败。最后他唤起自己深爱的虞姬,暗示即将自刎,表现出了作为一名英雄的悲剧结局。 这首诗以激昂的笔调、清新的语言、伟大的情感展现了中国古代英雄主义的精神,并在历史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
力可拔山,气冠天下。然此时我命不济,乌骓马已不能疾驰。乌骓不进,我该如何是好?虞姬啊,虞姬,我对你该怎么办呢? 译文详情»


项羽简介: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他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出生于秦下相(今江苏宿迁)。 公元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项羽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并在巨鹿之战中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助力推翻了秦朝。秦亡后,他称霸西楚,实行分封制,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后来,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虽然在一些战役中表现出色,但最终于公元前202年在垓下遭遇失败,队伍被围困。面对失败的局面,项羽选择自刎而死,年仅31岁。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源自项羽。他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勇猛的著名武将,至今仍然备受尊敬和景仰。


项羽 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