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拼音译文赏析

  • yáng
    zhōu
    hǎo
    shì
    lín
    tíng
  • [
    táng
    ]
    fāng
    gān
  • zòng
    rán
    feī
    yǒu
    liáng
    zài
    shān
    shí
  • pán
    yuǎn
    shì
    tóu
    屿
    chán
    cán
    shēng
    guò
    bié
    zhī
  • liáng
    yuè
    zhào
    chuāng
    zhěn
    juàn
    chéng
    quán
    rào
    shí
    fàn
    shāng
    chí
  • qīng
    yún
    weì
    píng
    xíng
    mèng
    dào
    jiāng
    nán
    shēn

原文: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相关标签:写景

译文及注释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抬头望去虽非我所有,但思绪仿佛回到了故乡山中。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白鹤盘旋在远方的孤岛上,蝉儿拖着残声飞过别的枝头。

凉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凉月照在窗户上,我靠在枕头上有些疲倦,澄清的泉水绕着石头缓缓流淌。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我还未能飞升到青云之上,只能在梦中游历江南,身旅羁绊。
注释:
举目:抬头
纵然:即使
非我有:不是我所拥有的
思量:思考
似在:好像在
故山:故乡的山
鹤盘:鹤飞翔的姿态
远势:远处的景象
投:落在
孤屿:孤立的小岛
蝉曳:蝉飞行的样子
残声:余音
过:经过
别枝:另一根枝条
凉月:清凉的月光
照:照耀
窗:窗户
攲枕:靠在枕头上
倦:疲倦
澄泉:清澈的泉水
绕:环绕
石:石头
泛觞:举杯
迟:缓慢
青云:蓝天白云
未得:还没有
平行:平稳地前行
梦到:梦见
江南: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
身旅羁:身处旅途中,不能自由行动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首诗则将蝉鸣与孤屿、别枝相结合,由此构成了一种别样的意境。最后两句“斜阳草树寻常巷,晚翠云霞几处楼”,则从外景转向内心,诗人在异乡陌路孤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更加浓厚。这两句写景清新雅致,将诗人的思绪推向远方,黄昏中的寻常小巷,晚霞中的居所,几处楼阁,点缀出一派寂静而美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想象中的追求和希望,也是对后人生活情趣的启示。整首诗画面由远及近,一波三折,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鉴赏详情»


注释
以下是对内容的补充注释: 1. “欹(qī欺)”:词语出自《庄子?人间世》:“逆旅而归,未沐于家,弯而反见,然后乃外之。斜倚而立,未必可得。” 意为倚斜、斜伏。 2. “泛觞”:古代园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沟中,宴时以酒杯浮在水面,漂到谁的面前,就谁饮。即“流觞”。 3. “迟”:慢。指动作缓慢。 4. “青云”:古代用来描述官吏高位的词汇,意为踏上青云之路,成为高官显爵之人。 5. “平行”:平步。指行走时双脚脚步平稳,如同平行一般。 注释详情»


方干简介: 方干,中国唐朝著名律诗诗人,字雄飞,号玄英,生于809年,卒于888年。他出生在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擅长律诗,作品清润小巧,且多警句。他的诗歌有的反映了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 方干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影响远大于其官职。文德元年(888年),他客死于会稽,后被归葬于桐江。门人们为了纪念他,相互论道道德,谥曰“玄英先生”。同时,门人们还收集了他的遗诗370余篇,并编入《方干诗集》传世。在《全唐诗》中他的作品收录有6卷348篇。 方干对于唐代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宋代,范仲淹守睦州时,还为方干绘制了像并放置在严陵祠配享。他的思想和作品影响了后人,值得后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