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柳如眉》拼音译文赏析

  • ·
    liǔ
    meí
  • [
    táng
    ]
    weì
    chéng
    bān
  • liǔ
    meí
    yún
    jiāo
    xiāo
    lóng
    xiāng
    xuě
    mèng
    hún
    jīng
    zhōng
    lòu
    xiē
    chuāng
    wài
    xiǎo
    yīng
    cán
    yuè
  • duō
    qíng
    chù
    shuō
    luò
    huā
    feī
    qīng
    míng
    jié
    shào
    nián
    láng
    róng
    bié
    yīn
    shū
    duàn
    jué

原文: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译文及注释
柳枝儿像眉毛,云彩儿像头发,细如鲛绡的雾气笼罩着香雪。梦魂惊醒,钟声停歇,窗外的清晨莺鸟和残月。多少的情感,无处倾诉,落花和飞絮在清明节飘舞。少年郎容易分别,一去不再有音信。
注释:
柳如眉:形容柳树的枝条柔软垂下,像眉毛一样。

云似发:形容云彩像人的头发一样飘逸。

鲛绡雾縠:鲛绡是一种细薄的丝绸,雾縠则是一种轻薄的纱帕,两者合起来形容雾气缭绕。

笼香雪:形容雾气像笼罩在香雪之上。

梦魂惊:形容梦中惊醒的状态。

钟漏歇:形容时间已经过去,钟声和漏声都停止了。

窗外晓莺残月:形容清晨时分,窗外有鸟儿啼鸣,月亮已经残缺。

落花飞絮清明节:形容春天的景象,落花和飞絮在清明节时节飘落。

少年郎:指年轻的男子。

一去音书断绝:形容离别后音信全无。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析
这首词的作者佚名,描写了少妇在清晨时醒来所见所闻以及思念离别情人的情感。整首词情感真挚,描写细腻,让人感受到了少妇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上片写少妇在天亮之前醒来的情景,用“柳如眉”三句连用三个比喻,强调她的美貌与妩媚。同时,通过“梦魂惊”三句的描述,表现出她被惊醒后的无助和茫然。而接下来的“窗外晓莺残月”,则是少妇所看到的清晨景象,细腻地勾画了出一幅安静而清新的画面。 下片则通过“几多情”三句,勾勒出少妇与情人在分别时依依惜别、黯然神伤的情感。特别是“落花飞絮清明节”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情感相互交融,让人不禁陷入联想和感慨之中。最后三句则是少妇对情人的怨恨和伤心,令人为她的遭遇感到心酸。 通过对这首词的评析,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情境和形象的生动描绘,以及对情感的细腻刻画,让作品充满了情感和思考。同时,通过采用韵律优美的格律词体,使整首词具有了很强的韵律美感和艺术价值。 评析详情»


注释
这首词的作者是佚名,描写了鲛绡雾縠和笼香雪这两种珍贵的纱绸。 鲛绡是一种传说中由鲛人所织的丝绸。据《述异记》卷上的记载,“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服,入水不濡。”鲛人是传统文化中的美人鱼,因其神话色彩和高昂的价格,使得鲛绡成为了一种珍贵的纱绸,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和历史文化价值。 而雾縠则是一种半透明的绉纱,轻盈柔软,具有细腻的手感和高度的透气性。雾縠通常用于制作夏季衣物,凉爽舒适。 此外,笼香雪也是一种珍贵的纱绸,它能够轻盈地笼罩着洁白细腻的肌肤,同时也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这些珍贵的纱绸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智慧,更是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重要纽带。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词以珍贵的纱绸为切入点,展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注释详情»


魏承班简介: 魏承班,约公元九三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年不详,是五代时期许州人,据当代学者考证,死于前蜀败亡之际,即925年左右。他的父亲魏宏夫是蜀王建(王衍)的养子,被封为齐王,而承班自己则是驸马都尉,官至太尉。不幸的是,在蜀国亡后,他与其父一同被杀害。 魏承班工词,作品艳丽,风格类似于温庭筠,他的词含情脉脉,慷慨悲凉,描写人物形象和表达感情都很细腻深刻。现存二十一首作品,可以在《唐五代词》中找到。元代文学家元好问曾评价魏承班的词大旨明净,没有过分苦心刻意以求胜出。 尽管魏承班的出生和生平等信息不详,但他作为五代时期优秀的词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