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译文及注释:
辛勤劳作得到的茧子装满筐也不够,灯下缫丝时的思念更加漫长。不知道茧子的来源,只是贪心地在衣服上绣上鸳鸯图案。
注释:
辛勤:辛苦劳作。
得茧:蚕吐的丝织成的茧。
不盈筐:指数量很少。
灯下:指夜晚。
缫丝:把蚕茧中的丝绕成线。
恨更长:形容心中的思念和烦恼更加深刻。
著处:指衣服上的位置。
不知来处苦:不知道这件衣服的来历,可能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也可能是自己辛苦绣制的。
贪:渴望。
衣上绣鸳鸯:指在衣服上绣上鸳鸯图案,表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蒋贻恭、赏析、佚名、诗
本文暂时无法根据提供的描述进行赏析。请您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或者题目,让我能够更好地为您服务。
赏析详情»
译文:
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位养蚕人的艰辛经历。作者佚名,他辛苦地饲养蚕虫,可最终只收获了不满一框的蚕丝。在油灯下,他细心地处理着这些蚕丝,但内心的怒火却比这些蚕丝还要强烈。那些穿着他养蚕人辛苦制作而成的丝绸衣物的人们,却不曾理解他养蚕的艰辛,只知道在衣服上绣上一些鸳鸯图案。
译文详情»
蒋贻恭简介: 蒋贻恭(五代后蜀诗人)一作诒恭,又作诏恭,江淮间人,唐末入蜀。因慷慨敢言,无媚世态,数遭流遣。后值蜀高祖孟知详搜访遗材,起为大井县令。他能够写诗,作品诙谐俚俗,多寓讥讽。在高祖末年,臣僚多尚权势、侈敖无节,蒋贻恭作诗讽之,被高祖赞为“敢言之士也”,但却招致缙绅及轻薄之徒的厌恶,甚至遭到了捶打。《全唐诗》收录他的诗作十首。 不过,文献中并未记录蒋贻恭的具体出生日期和死亡时间。根据他入蜀的时期和生平经历,推测他的出生时间可能在唐末或五代初期,而去世的时间可以大概是五代后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