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译文及注释:
疾风知劲草,能够辨别劲草的品质;板荡识诚臣,能够在风雨中辨别忠诚的臣子。
勇夫安识义,只有勇敢的人才能认识到正义的重要性;智者必怀仁,只有智慧的人才会怀抱仁爱之心。
注释:
疾风:强劲的风。
劲草:坚韧的草,指能够经受风雨侵袭的人。
板荡:指在水上行船时,船体随波浪起伏的情况。
诚臣:忠诚的臣子,指能够在困难时刻坚守原则、不屈不挠的人。
勇夫:勇敢的人。
安识义:能够认识到什么是正义,指能够坚守正义的人。
智者:有智慧的人。
怀仁:怀有仁爱之心,指能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文章以赞美萧瑀忠诚、道义、仁爱的品质为主要内容,表达出了在危难时刻真正的人品和高尚的品格最能得到人们的赞赏和尊敬。作者通过使用比兴的手法,将风中知劲草的现象引入文中,进而表达出只有在猛烈的大风和动乱的时局中才能分辨出谁是真正的忠臣、谁是真正的好草,而同样在压力与困境中,忠诚、道义、仁爱的品质才会被真正地彰显出来。同时,作者也提到萧瑀因为这些品质而得到了皇上的高度评价,但却因为与新臣不和而未能有更多成就,使人深感惋惜。整篇文章结构紧凑、意义深远,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启示。
鉴赏详情»
译文:
李世民、汉字译文、作者、佚名
疾风知劲草,动摇识忠臣。
勇猛不及仁,智者自满身。
[[来源](无名氏,亦称佚名,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源於古代或民間、不知由誰創作的文學、音樂作品會以佚名為作者名稱。 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等。. 闕名,缺名的意思 ,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多见于古书。)]
译文详情»
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以他开创的贞观之治时期著称,年号为贞观。他出生在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名字取意为“济世安民”。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也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和诗人。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贞观之治成为了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各民族人民都受益于此。因此,他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成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开元盛世的基础,为后世的明君们树立了榜样。 庙号为太宗,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他的治国方法、作战策略以及文学艺术成就影响深远,被后世称为“太宗文武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