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寓僧舍
秋色,秋色,几声悲怆,孤鸿出塞。满园林野火烘霞,荷枯柳败。
【踏莎行】水馆烟中,暮山云外,泊孤舟古渡侧。息风霾,净尘埃,宝刹清凉境界。僧相待,借眠何碍?
【垂丝钓】风清月白,有感心酸不耐。更触目凄凉,景物供将愁闷来。月被云埋,风鸣在籁。
【应天长】憎舍窄,蚊帐矮,独拥单衾,-宵如半载。旧恨新愁深似海。情缘在,人无奈,几般儿可怪。
【随煞】促织絮恼情怀,砧杵韵无聊赖。檐马奢殿铎鸣,疏雨滴西风煞,能断送楚台云,会禁持异乡客。
译文及注释:
在僧舍中,秋色渐浓,孤鸿飞出边塞,凄凉之声不绝于耳。园中火烘霞色,荷花凋谢,柳树凋零。在水馆烟雾中,暮色笼罩山峦,孤舟停泊在古老的渡口旁。风息霾散,尘埃消散,宝刹清凉,境界宜人。僧人相互等待,借宿无碍。在垂丝钓中,清风明月,却感心酸难耐。景物凄凉,更加添愁闷。月云相掩,风声在耳。在应天长中,舍室狭小,蚊帐低矮,独自拥着单薄的被子,一夜如半年。旧恨新愁深如海,情缘难舍,人无奈,种种事情令人不可思议。在随煞中,促织的絮恼怀,砧杵的韵声无聊可赖。檐下的马儿奢华,殿内的铎声响起,疏雨滴落,西风渐起。能够断送楚台的云彩,会禁止异乡的客人。
注释:
寓僧舍:指诗中所描写的场景是在寺庙里,与僧人相伴。
孤鸿:孤独的大雁。
出塞:离开边境。
林野:指树林和田野。
火烘霞: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树林和田野上,形成一片红色的景象。
荷枯柳败:荷花凋谢,柳树落叶。
水馆烟中:在水边的小亭子里,烟雾缭绕。
暮山云外:夕阳下的山峰,云彩在山的上方。
泊孤舟古渡侧:停泊在古老的渡口旁的孤舟。
息风霾:停止风雾。
净尘埃:净化心灵。
宝刹:指佛寺。
清凉境界:指佛寺的清凉环境。
僧相待:与僧人一起等待。
借眠何碍:可以一起睡觉,没有什么妨碍。
触目凄凉:看到的景象让人感到悲伤。
景物供将愁闷来:景物成为了引发忧愁的原因。
月被云埋:月亮被云彩遮盖。
风鸣在籁:风声像是一种悠扬的音乐。
憎舍窄:讨厌住的房间太小。
蚊帐矮:蚊帐太低。
独拥单衾:独自一人躺在床上。
宵如半载:夜晚像是半年那么漫长。
旧恨新愁深似海:旧的仇恨和新的忧愁像是深不可测的海洋。
情缘在:感情还在。
人无奈:人无能为力。
几般儿可怪:有很多事情可以怪罪。
促织絮恼情怀:忙碌的织女让人感到烦躁。
砧杵韵无聊赖:砧板和槌子敲击的声音让人感到无聊。
檐马奢殿铎鸣:寺庙的屋檐上有马头雕刻,殿内的铜钟发出清脆的声音。
疏雨滴西风煞:轻柔的雨滴和西风一起停止。
能断送楚台云:能够消散楚台山上的云彩。
会禁持异乡客:能够招待来自异乡的客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睢景臣简介: 睢景臣是元代著名散曲、杂剧作家,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他一生著述甚多,擅长写散曲和杂剧,作品在当时备受欢迎和推崇。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哨遍·高祖还乡》,这部作品以其结构紧密、情节跌宕等特点,在当时文学领域具有创新意义,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睢景臣的生平资料并不详细,但通过文献记载可以得知,他是元代扬州人。据研究者分析,睢景臣可能出生于13世纪末14世纪初。至于他的死亡时间则无可考证。 总体来看,睢景臣是元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其作品风格独具一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对于中国戏剧发展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