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海棠)》拼音译文赏析

  • fēng
    liú
    hǎi
    táng
  • [
    sòng
    ]
    cáo
    xūn
  • zhōng
    chūn
    gāo
    xiē
    diāo
    lán
    xiǎo
    zuì
    hǎo
    hǎi
    táng
    shí
    zhèng
    xīn
    shāo
    绿
    wàn
    bāo
    níng
    lòu
    nuǎn
    yún
    jǐn
    xiāng
    diǎn
    yān
    zhī
    xiàng
    zhī
    shàng
    fēng
    kaī
    xiù
    táo
    jìn
    chéng
    zhū
    chún
    yùn
    jiǔ
    liǎn
    hóng
    weī
    tòu
    cuì
    shā
    qīng
    juàn
    hóng
    yìng
    fēng
  • yán
    chén
    fēng
    guāng
    zhǔ
    lín
    shǎng
    chù
    diàn
    殿
    chí
    chí
    tiān
    zào
    huà
    西
    shǔ
    nóng
    yàn
    fāng
    feī
    dài
    xiù
    lián
    juàn
    huān
    fèng
    cháng
    neì
    kùn
    duō
    xián
    tóng
    yàn
    jiāo
    weí
    shì
    duì
    huā
    mǎn
    zhuó
    zuì
    guī

原文: 中春膏雨歇,雕阑晓,最好海棠时。正新梢吐绿,万苞凝露,暖铺云锦,香点胭脂。向枝上,绪风开秀色,桃李尽成蹊。朱唇晕酒,脸红微透,翠纱轻卷,红映丰肌。
严宸风光主,临赏处,玉殿丽日迟迟。天与造化西蜀,浓艳芳菲。待绣帘卷起,欢奉长乐,内木困多闲,同宴椒闱。须是对花满酌,不醉无归。



译文及注释
中春膏雨歇,雕阑晓,最好海棠时。
春天中旬,膏雨停歇,雕阑初晓,正是海棠最美的时候。
正新梢吐绿,万苞凝露,暖铺云锦,香点胭脂。
嫩嫩的新枝吐出绿叶,花苞上凝结着露水,暖阳铺满了云锦,花瓣上点缀着胭脂般的红色。
向枝上,绪风开秀色,桃李尽成蹊。
微风吹拂着花枝,花朵绽放出美丽的色彩,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花香弥漫。
朱唇晕酒,脸红微透,翠纱轻卷,红映丰肌。
妆容精致的女子,嘴唇微微泛红,脸颊微微透出红晕,翠绿的纱帘轻轻卷起,红色的光影映照在丰满的肌肤上。

严宸风光主,临赏处,玉殿丽日迟迟。
严宸主宰着风光,站在赏景的地方,玉殿上的美景迟迟不肯离去。
天与造化西蜀,浓艳芳菲。
上天和自然共同创造了西蜀的美景,花朵盛开得浓烈而芬芳。
待绣帘卷起,欢奉长乐,内木困多闲,同宴椒闱。
等待着绣帘卷起,欢乐地享受长乐宴,内宫的木制家具摆放得很多,一同宴会在椒闱举行。
须是对花满酌,不醉无归。
必须满饮花前,不醉不归。
注释:
中春膏雨歇:指春季中旬,雨水停止。
雕阑晓:指雕花栏杆,在清晨时分。
海棠时:指海棠花开放的时候。
正新梢吐绿:指树木新梢开始发芽变绿。
万苞凝露:指花苞上凝结的露水。
暖铺云锦:指暖阳照射在云彩上,形成美丽的景色。
香点胭脂:指花朵散发出的香气,像点燃的胭脂一样。
绪风开秀色:指微风吹拂,使花朵展示出美丽的色彩。
桃李尽成蹊:指桃花和李花盛开,形成一条花径。
朱唇晕酒:指嘴唇红润如涂了酒一样。
脸红微透:指脸颊微微透红。
翠纱轻卷:指翠绿色的纱帘轻轻卷起。
红映丰肌:指红色的光影映照在丰满的肌肤上。
严宸风光主:指严宸主持的宴会风光。
玉殿丽日迟迟:指美丽的阳光迟迟照射在玉殿上。
天与造化西蜀:指上天与自然造化赋予了西蜀地区丰美的景色。
浓艳芳菲:指花朵的颜色浓郁艳丽。
待绣帘卷起:指等待绣帘卷起,表示宴会即将开始。
欢奉长乐:指欢乐地享受宴会的乐趣。
内木困多闲:指内宫中的木材堆积成山,显得空闲无事可做。
同宴椒闱:指与宫中的贵妇人一同参加宴会。
须是对花满酌:指必须满杯饮酒,与花朵一同欢庆。
不醉无归:指必须喝醉才能离开。


译文及注释详情»


曹勋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曹勋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其中有《报使金诗》《使金诗》《使金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