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封匏寄酒提携远,织笼盛梅答赠迟。
九度搅和谁用法,四边窥摘自攀枝。
樽罍泛蚁堪尝日,童稚驱禽欲熟时。
毕卓醉狂潘氏少,倾来掷去恰相宜。
译文及注释:
封匏寄酒提携远,织笼盛梅答赠迟。
九度搅和谁用法,四边窥摘自攀枝。
樽罍泛蚁堪尝日,童稚驱禽欲熟时。
毕卓醉狂潘氏少,倾来掷去恰相宜。
封匏:用匏瓜封口的酒器,寄给远方的朋友。
提携远:带着酒器远行。
织笼:编织的笼子。
盛梅:盛放梅花。
答赠迟:回赠的时间晚了。
九度:多次。
搅和:搅拌。
谁用法:谁能善用。
四边:四周。
窥摘:窥视并采摘。
自攀枝:自己攀爬树枝。
樽罍:酒器。
泛蚁:被蚂蚁覆盖。
堪尝日:可以品尝的时候。
童稚:年幼的孩童。
驱禽:赶走鸟禽。
欲熟时:即将成熟的时候。
毕卓:毕卓醉酒。
醉狂:醉酒狂乱。
潘氏:潘氏少年。
少:年轻。
倾来掷去:倾斟倒酒。
恰相宜:正合适。
注释:
封匏:一种用来盛酒的容器,形状像葫芦。
寄酒:通过送酒来表达情谊。
提携:携带、带领。
远:远方。
织笼:编织笼子。
盛梅:盛放梅花。
答赠:回赠。
迟:晚。
九度:多次。
搅和:混合。
谁用法:指谁能够善用。
四边:四周。
窥摘:偷窥、摘取。
自攀枝:自己攀爬树枝。
樽罍:古代盛酒的器皿。
泛蚁:蚂蚁在酒中游动。
堪尝日:可以品尝的程度。
童稚:年幼的孩子。
驱禽:赶走鸟禽。
欲熟时:即将成熟的时候。
毕卓:古代文人。
醉狂:酒醉疯狂。
潘氏:指潘安,古代文人。
少:年轻。
倾来掷去:倒来倒去。
恰相宜:正合适。
译文及注释详情»
方干简介: 方干,中国唐朝著名律诗诗人,字雄飞,号玄英,生于809年,卒于888年。他出生在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擅长律诗,作品清润小巧,且多警句。他的诗歌有的反映了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 方干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影响远大于其官职。文德元年(888年),他客死于会稽,后被归葬于桐江。门人们为了纪念他,相互论道道德,谥曰“玄英先生”。同时,门人们还收集了他的遗诗370余篇,并编入《方干诗集》传世。在《全唐诗》中他的作品收录有6卷348篇。 方干对于唐代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宋代,范仲淹守睦州时,还为方干绘制了像并放置在严陵祠配享。他的思想和作品影响了后人,值得后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