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曙后月华犹冷湿,自知坐卧逼天宫。
晨鸡未暇鸣山底,早日先来照屋东。
人世驱驰方丈内,海波摇动一杯中。
伴师长住应难住,归去仍须入俗笼。
译文及注释:
曙后月光依然冷湿,自知坐卧逼近天宫。
清晨鸡尚未啼叫山脚下,早日先来照亮屋子东边。
人世间奔波忙碌方寺内,海浪摇动一杯酒中。
与师长久居或许难以居住,归去仍需回到尘世的笼中。
注释:
曙后:黎明之后,天亮之时。
月华:月光。
犹:仍然。
冷湿:寒冷潮湿。
自知:自觉。
坐卧:坐着或躺着。
逼:接近。
天宫:神仙居住的地方,指天空。
晨鸡:早晨的鸡。
未暇:还没有来得及。
鸣:叫。
山底:山的底部。
早日:早晨。
先来:首先到来。
照:照耀。
屋东:房屋的东侧。
人世:人间。
驱驰:奔波忙碌。
方丈:佛教寺庙中的主持。
海波:海浪。
摇动:起伏。
一杯中:指杯中的水。
伴师:与师父相伴。
长住:长期居住。
应难住:可能难以留住。
归去:回去。
仍须:仍然需要。
入俗笼:回归尘世的束缚。
译文及注释详情»
方干简介: 方干,中国唐朝著名律诗诗人,字雄飞,号玄英,生于809年,卒于888年。他出生在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擅长律诗,作品清润小巧,且多警句。他的诗歌有的反映了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 方干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影响远大于其官职。文德元年(888年),他客死于会稽,后被归葬于桐江。门人们为了纪念他,相互论道道德,谥曰“玄英先生”。同时,门人们还收集了他的遗诗370余篇,并编入《方干诗集》传世。在《全唐诗》中他的作品收录有6卷348篇。 方干对于唐代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宋代,范仲淹守睦州时,还为方干绘制了像并放置在严陵祠配享。他的思想和作品影响了后人,值得后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