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别储邕之剡中》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佳作。本诗以诗人游历剡中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述自然风光和心境变化,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离别的感伤。文中用各种手法,如借问、指示、比喻等,构建了鲜明的意象,使整篇诗歌富有感染力和美感。
诗的前两句“借问储邕道,何处是归程?”交待了诗人的去向和问题的提出。同时,作者避免平铺直叙,通过“借问”故作跌宕,引出所要行经的路线;下面用一“指”字,回应上文。这样的写法,不仅让人回味无穷,还使诗歌内涵更加丰富。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这两句进一步补充了离别和要去的地点,同时也勾勒出了诗人乘船旅行时的景象。其中“翠竹本生于岸边,却说‘溪下绿’;荷花原生予水中,却说‘镜中香’”,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而且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情感体验,使整篇诗歌充满了浓郁的江南韵味,“绿”、“香”两个字更是点睛之笔。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离别剡中后前往天姥山的场景,特别是“拂石卧秋霜”富有画面感和音乐性。天姥山号称奇绝,加上秋季白雪皑皑,人们往往想象天姥山是一片净土,避世之地。诗人用“卧”字表现自己与大自然的交融,抖尽身上的石尘,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对自然的向往,也彰显了他旷达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自由的信仰。
总的来说,《别储邕之剡中》以深沉的思想、优美的语言、灵动的艺术结构,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歌也描绘出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这使得它成为一首富有诗意、值得珍藏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