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首《碛中作》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所作,据考证,写作时间约在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当时,唐玄宗为了巩固边疆,派遣大批军队西征,以保护边疆的安全稳定。岑参就是在此次西征中加入了唐军。
《碛中作》应该是岑参在沙漠行进途中所创作的。从诗句“辞家见月两回圆”可以看出,诗人已经离开长安两个月之久,历程漫长,历经磨难,此时他来到了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又遇上十五的月亮,一轮明月照在平沙莽莽的沙漠上,唐军在沙碛中列营而宿,他顿感思乡之情,心有所感,于是就写下了这首《碛中作》。
当时,岑参所处的环境极其恶劣,沙漠的酷热和干旱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中,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边塞的孤独,表现出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厚爱和无限眷恋之情。
总之,《碛中作》这首诗通过诗人真实的经历和感受,反映出唐代边塞士兵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之情,被誉为唐代边塞诗歌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