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鉴赏一

鉴赏一
岑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主题的一首诗,但与其他重阳节诗歌不同,它表现出了对战乱中人民疾苦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尽管诗歌表面平淡朴素,实际上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诗歌描绘的是一个战乱时代的景象,开头两句“强欲登高去,登高去”,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无奈情绪,暗示着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和压迫感。而“长安”这个词语在诗歌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代表着诗人的故园,更是封建王朝的都城,因此被安史之乱所攻占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更加显著。此外,通过对小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歌的写作背景和意义,它是在岑参随肃宗过重阳节时,在战乱中所创作的。诗题中的“行军九日”和小注中的“时未收长安”,都有着明确的历史背景。 最后,作者也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将自己没有酒喝的心情与陶渊明饮酒作对比,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在战乱中无法享受传统节日的苦闷。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 总之,岑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对战乱时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诗歌内容深入,抒情深沉,是一首具有高度价值的文学佳作。


诗文: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