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州腊夜的赏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离乡怀乡之情的作品,由唐代诗人佚名戎昱创作。诗歌以除夕夜守岁为背景,诉说了诗人在异乡思乡、无法归家的心境。 首节“独坐半夜”中的“尽”与“赊”巧妙地对比,表达了离乡之苦与乡愁之深,而“仍”字则进一步暗示了诗人的凄凉心情。接下来的“雪声偏傍竹”,文笔纤巧,通过雪花落在竹林上发出的声响来追寻诗人心中的孤寂与清冷,这里特别强调了“偏”字所带的感受,揭示了无限孤绝的心情。 在第四节“寒梦不离家”部分,诗人在睡梦中时断时续地想起家乡,然而他所处的寒夜环境反而引发更多思乡之情。这种情感深度的刻画,使得整首诗充满悲凉的气息。 最后一节“晓角分残漏”,描绘了已经过了无眠的夜晚,时光开始流逝。作者细腻地描写“漏声残”的时光之音,以及清晨喜鹊的叫声,表达了对过去日子的无限怀念。 整首诗情感细腻、文字凄美,传达出离乡之苦、思乡之情的深刻内涵。它通过细腻的笔墨展现了一种令人动容的心境,给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诗文: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