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李商隐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在创作中融入了历史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特别是在咏史诗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以新的手法、丰富的题材和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探索了咏史诗的新领域,将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七分之一以上的诗篇是史诗,这些诗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涵义,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李商隐的咏史诗不仅仅是咏古况今,更反映了他进步的历史观,同时也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现实主义倾向。在咏史诗的发展史上,李商隐的作品是不可缺少的。他通过诗歌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才的崇尚,并且在不深陷政治局势的基础上,将个人喜好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展示了深刻的哲学思考。
李商隐的这首诗以回顾历史为开头,强调了勤俭是国家昌盛的关键,而奢华则是导致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他通过两个典故,即琥珀枕和齐桓公,阐述了人才的重要性。在第三句中,他又以青海马和蜀山蛇为比喻,说明人才的珍贵和祸害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才和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和担忧。
总之,李商隐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独特的艺术性,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才的重视,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这让他的作品在当时成为了一种思想的引领和文化的典范,也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历史遗产。
诗文: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